邹毅坚持分享第27天
对于G老师这几天的困惑,今天用焦点解决问句帮她梳理目标,清晰行动计划,引导当事人更多希望与思考,从问题困惑中剥离出解决办法和自我调节的方向!最后帮助G老师清晰而焦点于下一步行动的落实。焦点生活化,生活焦点化,让生活更轻松简单明朗!
分享读书:
摘自:《自卑与希望》
我们应该多鼓励并有意的锻炼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
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应该允许儿童用自己的方式与人交往,任何阻碍合作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比如,一个被宠坏的非常自我的孩子,在学校很可能也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兴趣,他对某一个学科感兴趣,或许只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做法可以获得老师的宠爱。
他也只愿意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这种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这种局限会在他接近成年时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他已经丧失了责任感和独立性,他身上的任何特征都无法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了。
当他开始品尝到自己所酿的苦果时,我们不能加以责备,而是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我们不能期望一个没有学习过地理知识的孩子能够在这个领域获得成果,我们同样也不能期望一个并未被教会如何与他人合作的孩子在团队协作中会有令人满意的行为。
然而,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需要人与人的合作,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以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的方式而完成。
因此,只有理解正确的生活气息是在于贡献自己的力量之后才能成功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假若心理学家们、老师们及父母们都能认识到,当我们赋予生活某种意义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应该采取推诿埋怨或者博取他人的同情,自认为丢人、自责等消极的态度。
而是应该不断的努力,我们应该这样的认为,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一定要开拓新的生活,我们有能力这样做,同时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