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与2003年发现的两处考古遗址均与现存文献对江宁织造署及西园的记载不谋而合。经专家论证,最终确认了江宁织造署旧址所在。据学者周汝昌建议,200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江宁织造署遗址范围内开工复建"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
江宁织造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玄武区长江路123号,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后博物馆将江南织造图 由原来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更名为"江宁织造博物馆"。
位于南京市中心大行宫地段的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一座现代博物馆,设计的主题是"白首相见江南",风格是拟照诗句"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化形而来。它涉及江宁织造府本身的历史,织造府所辖之织造局的云锦生产历史,以及与织造府有密切关联的历史巨着《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及曹氏家族的兴衰史。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一府《织造》、一馆《云锦》、一楼《红楼梦》、一园《园林》,临时又推 出了两个精品展,让游人既可参观又可休闲,在游走之中欣赏、研究文物史科,追溯历史,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可谓一举多得。江宁织造先后存续达260余年,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沧桑历程。其间,江宁织造府因南巡接驾而声名显赫;织造机房则造就了中国云锦工艺的巅峰与辉煌。为了展示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博物馆运用多种展陈方式,遴选了几百件珍贵文物史料,清晰再现了江宁织造府的兴衰脉络,为后人留下可叹可追的繁华胜景与无限遐想。
——以上文字选自百度百科对江宁织造博物馆的介绍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原诗为“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京都竹枝词》作者:得舆,清嘉庆年间人。本书又名《草珠一串》,有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存世。
2022年壬寅年一样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封控,整年都乏善可陈。但,唯一有一件事可以说道说道,那就是这一年用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
所以2023年来到南京,那么寻访曹公儿时的记忆,以及追忆金陵十二衩的幻梦,那个这里在合适不过。
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顒 [ yóng]。曹顒的先祖是汉族人,原先的祖籍在现今的辽宁省,是清朝时期的监生和清朝时期的内务府江南织造主事,同时也是曹寅的长子,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父亲。
在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曹顒的父亲曹寅去世,曹寅去世以后,康熙皇帝下令让曹顒继承父亲的职位,出任江南织造,但是好景不长,在曹顒上任的两年以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三年的时候曹顒就因为生病去世了。
曹顒病死后,康熙皇帝亲自安排将曹寅的侄儿曹頫[fǔ ]过继给曹寅,并且接着担任江宁织造。为了弥补曹寅生前的亏空,康熙皇帝任命李煦 [xù ]担任苏州织造、同时代管两淮盐差一年。
曹寅家庭开支繁多、官场应酬送礼,所需经济数额巨大,特别是接驾康熙皇帝五次南巡、吃喝玩乐一并支出,使得曹寅在经济上造成了巨额亏空。正是这样的巨额亏空,给曹家埋下了衰败、毁灭的祸根。早在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秘密上报康熙皇帝说曹寅和李煦已经挪用、贪污两淮盐税白银300多万两,请求弹劾、革职、查办。
康熙皇帝没有批准,但是,私下一再告诫曹寅和李煦,必须想方设法把亏空补上,可是,债务实在太多,曹寅真的无能为力,只能让沉重的债务压在自己身上。曹寅心力交瘁、焦头烂额、积劳成疾,曹寅去世已经三年,还有人查出来曹寅挪用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
康熙命令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共同把这笔亏空补偿还上,两年后,这笔亏欠终于补齐了事,康熙皇帝如此关照曹家。是因为与曹寅及其父亲交情太深。到了曹雪芹父亲曹頫时期,康熙皇帝年岁已高,对待曹家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故事太多了,而曹家在祖父辈为明亡国后投降大清的汉臣,并且做了包衣(奴隶)。而父辈即便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过是一时的风光无两。经不起几代的流逝。
伴君如伴虎,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些俗语一点都不差,曹雪芹在富贵温柔乡里无忧无虑的长大,却在少年时丧父,其叔父也被抄办革职,这样的一连串打击可以说是家门不幸,又无可奈何。
小小少年,背井离乡,沿着大运河一路从南京抵达北京。
这跟其构筑的小说中林黛玉从扬州溯流而上,因为母亲贾敏的离世而被迫北上投靠外祖母的故事简直是异曲同工……
人的命运,又岂是小小少年可以左右和改变的呢?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他们无力改变现实,所以只能在命运的大风大浪面前默默承受……
心比天高,名为下贱。风流灵巧遭人怨……
曹公写晴雯的句子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由衷喟叹呢?
毛泽东评价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说这部巨著不仅仅是小说更是中国历史的再现。
而鲁迅先生则肯定红楼梦一经问世,将直白的人的本真面目都一一再现,功不可没,以此为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所作的曲子《聪明累》。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 ,曹雪芹所作的曲子《枉凝眉》。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 ,曹雪芹所作的曲子《终身误》。
如果说中国四大名著有个排序的话,我想毋庸置疑一定是《红楼梦》毫无争议的在四大名著之首。
具体原因是什么,我想我自不必赘言,因为曹公太写实了。甚至他已经很超前的就已经写到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的根源所在……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诗歌出现在小说《红楼梦》第四回。薛蟠为抢甄英莲为妾打死了人,而后逃之夭夭。贾雨村补授应天府之后就接到了这件人命官司。他当即打算发签差公人捉拿凶犯。这时站在案边的一个门子以眼色阻止了他,提出了这个“护官符”的说法。
作威作福的官场,上行下效的不正之风,贪污腐败、恣意挥霍、淫邪无度,甚至男人多半都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还挥霍无度,巧取豪夺而不思进取,这样的纨绔子弟又岂能不衰败家业,又岂能保全家小……
打江山难,坐江山也难。
《好了歌》《好了歌注》都是无声的控诉,是历史,也是宿命;是个人不幸,同样也是人世无常。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当然,每个年龄段去看《红楼梦》一定是不一样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至于我总是在少年时羡慕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那桃花树下共读《西厢记》的美好画面,是多么的风华正茂,青春正少年。至于黛玉葬花又是多么的凄婉动人断人心肠……
而长大了我们才终于读懂了,原来这样的悲剧的源头都在于人终究是社会性的,形势比人强。势单力薄的人在命运的暴风骤雨面前可以说就是微如尘埃,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又何谈他人的命运,奢侈的爱情呢?……
红楼梦的震撼和追忆都在这一方博物馆里,至于美丽的园林都成了外在的雕饰。
而红楼馆才是这里的灵魂所在。
当然如果说不得不提一句就是民国的旗袍。
她,是内敛的,也是张扬的。
她,是雍容的,也是灵动的。
她,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也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
她溯源是清代的旗人衣袍,而她的演变流行则无疑是在民国。
“左右一寸的收腰量让禁锢了上千年的中华女性身姿首次向世人展示妩媚动人的曲线”……
时代的记忆,波涛汹涌而又不断奔赴滚滚向前的历史……
这里有中国的昨天,也生动的保留和再现了中国人智慧、勤劳而不屈不挠的历史性格。
智慧如中国人的云锦,勤劳也写在这绫罗绸缎的一针一线里。不屈不挠则是中国人不断的在时而高亢,时而低回的历史里虽然不能把握命运,但又通过自己勤劳的双人打造一方天地的壮志雄心……
奔腾的长江水,生生不息的中国人。
一部红楼梦,不论是万艳同悲,还是千红一哭的命运,但是顽石就不甘于不能补天的宿命,是绛珠仙草就要以死明志,生而还泪……
——力 2023年1月13日 壬寅年腊月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