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雨老师如是说:“我发现,人很容易因为一个意外事件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然后在这种波动的影响下做出一连串的错误决定,最终把一个小型意外事件的负面不断扩大。”今晚,我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以下为复盘:
①今天出门时发现天气还挺好,看情况外出期间不会下雨,所以做了个蠢决定:不带雨伞。并且已经计划好:如果回来时下雨,问朋友借把伞即可解决;
②最近深圳天气多变(前一秒艳阳高照,后一秒大雨倾盆),带雨伞是最保险的操作。仅仅由于我的伞无法放进背包,让自己承担着淋雨的风险。妄图抱着侥幸心理蒙混过关,殊不知其实放任自己站在“危墙”之下;
③到了晚上,准备回来住处时,庆幸无雨,但自己也稍有顾虑,遂询问朋友借把伞。但当得知这伞是他送给女朋友的礼物时,我不太好意思,怕他女朋友有意见(其实他女朋友是很好相处的一个人,而且她自己也有一把伞,就算我把伞带走短期她也不会发现),因此埋下了一个伏笔;
④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没必要选择这么极端的做法,大可询问她的意见,同意后再把伞带走。而我过于小鸡肚肠的心理直接默认了她会因为这事对我朋友发脾气,进而影响他们俩的感情(其实他们俩感情很好)。所以为了维护我在别人心中的“所谓正面形象”,很多时候我会过于谨慎地处理(逃避)很多事情、哪怕委屈了自己,也因此主动放弃了和周围的人事物建立关系的机会;
⑤由于朋友他们想要开电动车回家,我当时有三个选择回到住处:一是去最近的站点坐公交(6个站),二是地铁(2个站,但步行距离最远),三是去稍远的站点坐公交(5个站,但能与他们同路到公交站)。当时出于不打扰他们俩的考虑(我和他们的关系都挺好,所以这真是莫名其妙的心理活动),因此我选择最近的站点坐公交;
⑥当时查了查地图,发现能回到住处的公交快进站了,虽然有点疑惑这班是否为末班车,但也没有想太多,和朋友他们道别后,随手戴上蓝牙耳机,一路快步走向公交站;
⑦刚好公交进站,我赶紧小跑起来,同时扬起手示意司机等等。大概还有10米的距离时,右耳耳机突然掉落,由于公交在等着自己、路灯昏黄、没戴眼镜且处于背光状态无法看清耳机掉落的运动轨迹等诸多因素,我下意识决定,耳机可以再买,所以先上车;
⑧其实当时我完全可以招手让司机先行发车,自己待在原地把耳机找回来。但自己碍于面子、过于在意别人的评论(“不坐这趟车,随便招手是要怎样”),哪怕这属于自己合理合法拥有的权利、而且也根本没必要理会别人怎么说,我还是选择了最坏的处理方式——装作若无其事、即使自己蒙受损失也要维持“所谓正面评价”;
⑨我已经上车了,也就没什么可挂念的了,也并不需要做点什么来挽回损失,最好的做法应该是let it go,毕竟单耳耳机不是不能听、买新耳机也不算什么太大压力。但我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任由情绪把事情推向更坏的结果;
⑩上车后我马上打开app准备下单时,突然意识到不仅要买耳机,还要买耳帽(原装耳帽对耳朵非常不友好)。这促使我重新评估了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人力、金钱等成本,愈发觉得这钱花得不值当,为了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我又做个蠢决定:下车把耳机找回来;
⑪我于两个站后下车。因为离发生意外的地方有一定距离,我赶紧小跑起来。没跑多远,天就下起了雨。由于没带走朋友的伞,我只能找个地方躲雨。此时我已不再纠结耳机掉落造成的损失,而是开始纠结该如何在仅剩的电量(7%)用完前,安全又快速地回到住处;
⑫查了查地图,才发现我刚刚坐的那趟是末班车,所以企图回到刚才下车的站点重新坐车是不可能了。此时我有两个选择:一是滴滴(约12元),二是步行约800米至一处陌生站点坐公交(2个站,公交离进站还有5个站)。可以发现,选择开始变少,但好歹还有个最优选;
⑬最优选是滴滴,因为我已半身湿透,去一处陌生的站点坐公交所需的成本太高、还需要一定的运气(不下雨或小雨),而当下最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实际上我考虑的是——试图不承认之前一系列错误决策,还妄图通过“节衣缩食”使损失有所弥补;
⑭于是,我再次做了个蠢决定:坐公交。当我赶到站点时,上半身和鞋子基本全湿,万幸的是公交还没进站,还有时间好好擦一擦脸上的雨水;
⑮上车后,我才发现,下车的站点离住处还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这意味着,我还得冒淋更多雨的风险、以及需要一点运气(停雨或雨势没有变大),才能回到住处。而此时此刻,我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
⑯于是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到站下车、冒雨回到住处、冲热水澡、多喝热水......
回顾整件事,这其实是个我心存侥幸却终究遭遇风险、强行把遇到的所有事情变成零和游戏、臆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且过于在意、小意外发生后却一再纠结沉没成本、导致事情一再崩坏的过程。在这期间,我完全没有获得任何的好处,反而承担了每一步最坏的损失。如果我遇到事情时能保持理性、合理分析,也许事情的走向会大不相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