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与洛发现,学琴者在下面两种情况下,背谱演奏时,头脑里并不会出现乐谱中的具体内容。
①在“头脑记忆”对乐谱中的具体内容,尚未清晰与稳定时,这时直接背谱演奏,头脑会变得“空白”。
②在“头脑记忆”已经完全转化为“肌肉记忆”时,这时的背谱演奏,头脑中也会出现“空白”。
同样都是“空白”,但区别很大。第一种是在学琴者的“头脑记忆”与“肌肉记忆”都不熟练的情况下;第二种则是对于指法动作完全熟练了,已经将头脑中的乐谱内容换成了“画面感”。
或者并没有“画面感”,也是“一片空白”,没有一点乐谱的“痕迹”。
当自己在演奏中,头脑出现“空白”时,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种情况呢?宛与洛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在尚未忘谱时,留意自己头脑中的内容
学琴者要学会在背谱演奏的过程中,经常留意一下自己此刻头脑中思考的内容。
如果脑海中呈现的都是具体的乐谱上的内容,例如按顺序排列的音符,不断变化的节奏型等。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演奏的进行,开始变得逐渐模糊,最终在头脑中完全“消失”。
那么这种情况,就是上述中的第1种情况,是头脑并没有记熟乐谱,并且还没有练熟。
如果在尚未发生忘谱时,学琴者的头脑中并没有出现一点乐谱内容的“痕迹”,那么即使此刻脑袋中什么也不想,也没有“沉浸”在所演奏的作品中,这边是第2种情况。
虽然头脑中是“空白”的,没有随着作品产生“画面感”,但这只能说明学琴者此时的演奏,不够投入,并不意味着作品达不到背谱演奏的程度。
相反,正是因为已经将作品练到了“肌肉记忆”的程度,使得学琴者在演奏时,可以不再有任何紧张感,轻松、“无脑”地完成演奏。
二、通过演奏中的身体状态加以判断
也就是你的身体,在背谱演奏中有无紧张感。
如果头脑本身就不熟悉乐谱,身体上也没有肌肉对乐谱的“记忆”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有紧张、僵硬的感觉。
尤其到了印象不深、没把握的乐句之前,这种紧张感会被直接“拉满”。
因为学琴者太想把这些不熟的地方“背”下来了,所以一到此处,就会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
但如果头脑中,本身就都是具体的乐谱内容,到了不熟的地方,还是任凭如何“上心”,缺少了练习的强度与重复次数,头脑依然会变得“空白”。
越想“背”下来,反而越“背”不下来。越想在头脑中回忆出来乐谱,反而越回忆不出来。
还会被紧张感给“驱散”。
如果在背谱演奏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紧张感,或者几乎没有紧张感。这时即使头脑一片“空白”,但手指依然可以做出正确的指法。
这就是“肌肉记忆”已然形成,不再需要“头脑记忆了。
除了没有了紧张感,还会多出一丝“惯性感”。
也就是当演奏完作品的第一句时,其后的内容无需动用大脑,直接“顺着”手指便连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