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

        学习,这两个字可谓是和“吃饭”一样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每一段经历中。小时候上学,好像是为了成绩在学习,长大了上班了,好像是为了工作在学习。为什么企业喜欢名校的学生呢?是因为图虚名吗?

        那么当我们深入到学习二字中,来剖析这件事或者概念的时候,我们又会得到什么呢?

        在学生时代,如何取得一个好成绩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四个点:主动,专注,坚持,复盘

        为什么同样一节课,45分钟,有的人听下来收获满满,做起作业如有神助,有的人感觉这节课什么都没讲,打开作业册,看到密密麻麻的题目和概念,仿佛是在看天书一般。答案就在于专注,很多学生不用预习也能学好,因为他的专注度实在是太高了,专注带来的就是效率,知识点其实是有限的,是高效率帮他们完成了这节课的吸收。如果没有专注,我们几乎无法学会任何技能,学到任何知识。

        将专注写在第一点,是认为笔者认为,它是最重要的内容,其它的三点,其实都在是围绕它来服务的。

        主动,是让我们将时间管理做的更好,更好的时间管理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专注的完成我们的学习动作。同时,主动,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抵抗不确定性。比如张三的好友从外地来了,想给张三一个惊喜。张三今天又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任务,如果是主动提前做完了,那么李四来了,张三就可以和李四去玩耍了,如果张三想把这件事拖到今天晚上去做,而且这件事是不得不做的,那么他就会失去和李四去玩耍的机会。例子略显生硬,将李四替换为工作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预期外的变化,可能更好一些。

        坚持,实际是专注的外家功夫,张三一天学习10小时,李四一天也学习10小时,面上来看俩人都挺坚持,但是张三是表面在学习,实际内心早就飞到三里外去了,一会玩手机,一会想心事,那么这种,就是我们说的“看起来很努力”,实际是自己骗自己。就和很多职场人一样,明明工作内容是可以在8小时内完成的,但是白天效率很低,和同事聊八卦,和网友聊微信,然后到了下班时间不下班,加班到9点10点,长期以往,觉得牺牲了很多,其实都是无用功。感觉自己很累,他也是真的很累,但是实际没有效果。如果这种行为,都能有效果,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会本末倒置。表面的坚持,如果脱离了专注,就会成了真的虚度时间了,真不如去玩乐,起码玩乐还能及时的带给我们一些正反馈,让我们自己快乐快乐。

        复盘,也是在专注的基础之上去做的一件事。复盘的概念也很简单,就是对于事件的回顾,看看哪些点是可以改变的,哪些部分,自己没有做好。笔者最近非常喜欢一句话:能改变的,是缺点;不能改变的,是弱点。这也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却很难去做出修改的动作,对于弱点来说,我们必须下决心,定原则,不然很难去纠正。

        在梳理了上述4个维度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喜欢去好学校招聘

        相信细心的你已经发现了,把事做好,需要的,也是上述4个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专注,那么他的工作,就很容易出错。如果没有主动,就会很容易拖延,导致加班甚至延期。如果没有复盘,那么在工作中,可能就会反复犯一些之前犯过的错误。导致进步的缓慢。

        其实笔者今天还看到一个很精彩的观点,就是将坚持这个环节,给删除了。

        取而代之的,是给自己的行为,下定义。比如读书这件事,今天我们读瑞达利欧的《原则》,我们要先告诉自己,这是世界顶级大佬级别的人物,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金融大鳄,今天我们不是要读书,我们是要和他来一场痛快的对话。在自己的公司里,能有和CEO一对一来个几小时的深度交流吗?反正笔者是肯定没有这种机会了。这样回头一看,是不是这件事的动力就会更足了?再比如背单词这件事,假如背会一个单词,就会有50元的奖励,那么一天,你又能背多少个单词呢?而英语这项技能,在未来,给你带来的回报,很可能是要超过50元一个词的。

        怎么样,背单词这件事,是不是一下子就不枯燥了?

        笔者今天还看到一个精彩的自省,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去思考,这个知识,难点在哪里,怎么样能把它学好,在这件事上做的好的人,他们做了什么事?这件事没做好的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越细致的挖掘,越深入的思考,就会成为我们在这件事上的竞争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浅谈学习 时光社新建了一个关于“学习”的主题,回看自己,也不知学了没学,但也浑浑噩噩地度...
    小书童_李俊阅读 791评论 3 7
  • 时光社新建了一个关于“学习”的主题,回看自己,也不知学了没学,但也浑浑噩噩地度过了30几载,略读了几本书,筒单谈一...
    小书童_李俊阅读 68评论 0 2
  • 看了班助的一篇文章,混迹职场的利器:深度工作法。感慨良多,让我联想到我读书那个时候,下课别人明明玩的好,上课的时候...
    乐无彩阅读 401评论 0 0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
    穆雨的伞阅读 520评论 1 1
  • 文/无二师兄 Hello,我是无问西东、西天取经的二师兄,简称无二师兄。对于学习这件事,我有三个问题跟你聊聊。 你...
    无二师兄阅读 390评论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