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校出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那就是初二、三年级住宿的学生,总是通过一种非常规手段,偷偷的购买零食到宿舍里吃。
一开始,他们是通过翻围墙出去购买,被班主任老师或学校领导的一番教育之后,勉强管住了一段时间。后续,偶尔又会有人从围墙出不断的翻过去购买零食。后来,学校在围墙上架起了安全防护网,就直接断了这群馋嘴猫的后路。
俗话说:问题远远没有办法多。只要肯动脑,什么困难都不是问题。
没过多长时间,又有学生跑到政教处反映,说有同学通过打开窗户从上面放下绳子,让商家把零食给“运输”上来,这样,他们就又获取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也满足了这群馋嘴猫的心愿。
学校通过多方调查,与附近的商家沟通,更是找了部分学生谈话,甚至对他们做出了处理,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甚至有一种越演越烈的态势。
最近,学校又在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其解决问题的办法,决定成立值周专班,专门为解决这一问题……
这样的校园事件应该是见怪不怪的小事儿。对于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们,“吃”应该是孩子身体成长的需要和本能,原本就应该成为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可是,学校可能是出于食品安全,或是校园卫生不好“治”的原因。总是会出台政策加以限制,让孩子们皈依佛法。可现实就是这样,你期望的越高,失望就会越大。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是采取以“堵”的方法式去解决此类问题。往往是通过调查,实施惩罚等措施或手段,把问题的解决予以“消灭”。可现实却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只能是“杀鸡儆猴”,让部分学生暂时的得以屈服,起不到杜绝的教育效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堵”确实是一种方式,但是我们也要去针对性的面对,去发现根据孩子的特性,分析问题的实质和问题的根源,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行。
古代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故事告诉我们,“堵”并非是大禹治水成功的最好方法,“疏”才是问题解决的根本。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成功,就是发现了洪水的特性,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生活常态。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其治愈的有效“密码”。其中,变“堵”为“疏”,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教学策略。
首先是理解与尊重。“疏”的方式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鼓励,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自我发现和成长,懂得在心灵上的认可和接受。例如,通过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提供可以多元选择的机会,以及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联结,减少逆反心理。
其次是促进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通过“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变通,找到通往“理性”的出口。教育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成长路径,促进其在自我成长中的成熟和发展。
很多时候,“堵”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疏”才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智慧。 为了校园里的卫生清洁,学生食品安全,饮食的健康,不让孩子买零食,或是给围墙架上防护网断了馋嘴猫的后路,是“堵”。而让孩子管理好校园卫生,学会辩证的看待翻围墙事件和认识到健康成长的重要,从思想上去解决买零食吃带来的伤害,理性的看待该问题,从思想或行动中改变过来,是“疏”。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问题的发生纯属正常,而事件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是因为“堵”的功夫下得太深而弄得彼此都伤痕累累。如若我们换一种思路,变“堵”为“疏”,我们才会发现,“疏”其实比“堵”更适合孩子,更适合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