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完美的爱情几乎令所有人都为之向往,我们在其中幻想、沉醉,也会因此受伤,收获成长。
有人在面对失败的感情时会潇洒地挥挥衣袖,与往事说再见;也有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还有人因爱生恨、不害不快。
如果面对感情中的背叛与伤害,你会选择成为哪种人呢?
德国学者格劳斯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写到:爱与憎在本质上是同一种感情,只不过前者是积极的而后者是消极的而已。
今天,我分享的《消失的药剂师》是一本关于憎恨、毒药、复仇的小说,它是美国的莎拉彭纳的处女作,一经上市就荣获2021年度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年度最佳魔幻现实主义佳作称号,并成为畅销40国的《纽约时报》畅销书。
莎拉彭纳在书中将三个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女性用“憎恨”这条线牵引,跨越了200多年的时空,相见于泰晤士河岸。她通过曲折多变的情节,细腻而深刻地揭露出当我们面对人生无处不在的选择时,当我们不知道如何获得灵魂的救赎和解脱时,当我们在憎恨与爱之间摇摆时,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是有价值的。
下面简单说说我从书中得到的三点启示:
1. 我们的命运本就该由自己把握
国产动画片《哪吒》中那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激励了很多人,让我们在迷茫时依然能保持前行的方向。是啊,如果自己想好了要去的地方,再多的阻力和干扰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困难。
书中的三个女主人公来自伦敦不同的角落,她们的年龄、身份大相径庭,甚至还有一位和其他两人要跨越两个世纪的时空之隔,但她们间的共同之处却惊人的相似:要么是因爱情受伤受困,要么是被家人安排好自己的人生,要么是被憎恨和复仇牵着鼻子走。
奈拉,一个“有原则”的毒药剂师。在她的“字典”里有两条原则:一不害任何女性;二要记录所有的购买人和被害者。她因被爱人背叛并设计流产,导致终身不孕而生恨,从此走上了替其他受害女性“伸张正义”的复仇之路。这真的是她希望选择的人生道路吗?
伊莉莎,一个自幼被送去有钱人家做工的小女孩,她的世界里只有让主人满意这个念头。但因男主人猥亵了她而生恨,又在女主人的授意下,12岁的她用从奈拉那里买来的毒鸡蛋杀死了男主,后来又因自己的一个小失误害了自己和奈拉。伊莉莎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人生逐渐失控了,她最终选择在追兵到来前率先跳下泰晤士河以求重生。如果早知是这个结局,她还回去奈拉那里买药吗?
二十一世纪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历史学家卡洛琳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却在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前夕发现丈夫出轨了。她曾为他放弃了剑桥深造的机会,待在根本不喜欢的父母为她安排好的农场虚度光阴。但,当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时,卡洛琳也发现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对爱情和未来生活的绝望一点点吞噬着自己。这也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要如何把握全在自己的选择。
2.放下就是最好的开始
佛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指只要坏人意识到错误,愿意改正,就有机会成为好人。
奈拉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购买者和被害人,记忆能消失,但事实不会改变。
最后一单成交的药剂被伊莉莎阴差阳错地装错了瓶子。公爵被害,仆人告发,警察由药瓶追查到药房……
直到生命的尽头,奈拉才意识到伤害并不是结束憎恨的方式,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选择来面对困难和挑战。
伊莉莎也是如此,她选择不再回去原来的主人家,而是纵身跳下冰冷湍急的河水里,在那里与自己深信的重生魔法相遇。
卡洛琳自从发现了药剂师的暗室后,她对揭开两个世纪前的这场秘密的渴望变得越来越重,加上丈夫再次以故意的自我伤害妄图赢取奈拉的回归,卡洛琳也终于决定选择放手这段无果的婚姻。
无处不在的选择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怎么做是对的,请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3. 奉献才是爱的真谛
伊莉莎选择承担杀人犯的罪名,把生的机会留给奈拉,因为她并没体会过有朋友会是什么感受,她为奈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奈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帮助伊莉莎完满自己短暂的人生句号——与女主人告别,因为如果她的孩子还在的话,恐怕也就是伊莉莎的年龄,她选择要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
卡洛琳收回了自己曾经以为的“对爱情的自我奉献”,转向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求学之路,她为重新找到自己、爱自己而奉献精力。
是啊,如果我们能体会到爱的真谛,奉献的理由,怎么还会不快乐呢?
4.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命的过客,暂时相遇,而后各奔西东,但也许,就在那短暂的相遇时分,彼此的命运就会改写了,其实这是自我救赎。
愿有机会读到这本书的你在书中也能获得爱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