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水有人给你擦。每每这样的歌声飘过耳际,便心生羡慕和嫉妒。谁入学拿过新书包?谁雨中打过花折伞?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哪还敢指望吃上三鲜馅。
夭下父母没有不疼孩子的,只要能给予的,父母是不会吝惜的。我是家中的娇子,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我的疼爱可想而知。在我很小的时候,为了能让我吃上一顿可口的饭,母亲在饭口,拿着一只碗,挨门寻问做的啥饭,给人家换饭吃。当时在我们邻里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哪家改善生活,就会主动往各家送点,让孩子们尝尝鲜打打牙祭。这就是所谓的吃百家饭。勿庸讳言,我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六九年大姐进城当了工人,我们家的生活才逐渐好起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实行分田到户,农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的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白面馒头了。
父母没能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母亲是一个热心肠,邻里谁家有了事,她总是第一个到场。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街坊邻居到现在还都念她的好!我们姊妹仨人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不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是精神上的财富,是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品格,是诚实善良,是勤俭节约,是尊老爱幼,是堂堂正正做人!
二00九年农历七月初二,父亲走了。他和母亲携手走过了六十年。为了不让母亲觉得孤单和无聊,我无论工作再忙,晚上回家都要在母亲的床前,呆上一阵子,唠上一会嗑,给他讲讲老家的变化,讲讲天下奇闻轶事,讲讲张家长李家短。只要时间尚早,我会端上一盆温度适宜的热水,给娘泡泡脚。娘的脚底长了个骨刺,非常疼。洗脚的时候既要注意水温,又要搓揉有度。母亲就喜欢我给她洗脚捏脚,她说我知道分寸知道轻重。看到母亲开心的笑容,我觉得这是对儿子最高的奖赏。
二0一二年农历九月十二,母亲突发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三个多月里,我每天下了班,不论多晚,都要赶到医院,和母亲说说话。一天见不到母亲,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了主张,心灵没了依托。
二0一三年的春节是在医院里过的,娘在医院受罪,我也无心置办年货。春节一大早,我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医院,依次进重症监护室向母亲致以新春的祝福,母亲显得很虚弱,但精神尚好。我单膝跪在地上,拉着娘的手,向母亲拜年。母亲这时把我的手拉紧一些,告诉我说:儿啊!娘得这病,再多的钱也治不好了!你已经尽力了!听完母亲这番话,我的眼泪禁不住滑落而下。
母亲终于还是走了,时间是二0一三年农历正月初九晚上八点,她走的很安详,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当我背靠背将母亲背到救护车上的时候,天空飘着雪花,我知道那个疼我爱我一生的人,再也不可能醒来!我再也听不到母亲喊我的乳名,再也不能床前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