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30观察日记

不分享不等于自私小气,无需强迫孩子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云朵都是3岁左右的幼儿,最小的2岁多,在玩玩具以及开展一些区角活动时,就会出现一些分享的情况,可是也有爸爸妈妈会说,小云朵在幼儿园还是会分享的,怎么在家里就不分享了呢?今天就给我们的宝爸宝妈分享一篇关于分享的文章,希望爸爸妈妈能从中受益匪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妈妈几乎都碰到过这个难题:想让宝贝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宝贝就是不愿意,再三要求,最后却搞得孩子哭闹不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分享是自私、小气、不礼貌的行为,其实不然,孩子的分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认知能力、社会化发展以及外在引导养成的。

(一)谈谈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2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因此想捍卫自己的权利,开始进入“物权敏感期”,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这并不是自私,只是孩子的发展特点而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对于3岁前的儿童,家长不必通过强迫、引诱、哄骗等手段让孩子去分享,更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家长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并尊重孩子的意愿。

(二)“强迫分享”负面影响大!

      强迫孩子分享会暗示孩子,他所拥有的东西虽说现在是他的,但未来不一定是他的,他的认知受到了挑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大人如果不理解、忽略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的这些感受会更强烈,进而引发不安定感,对周围的人与事都产生不确定的感觉。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影响家长跟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

(三)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分享?

  1.帮助孩子建立“物权”安全感

      “物权期”是所有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父母要尊重并接纳孩子的不分享,不要给宝宝贴上“小气”“自私”“不礼貌”的标签,应抓住机会让孩子明白自己与自己的物品之间的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长这时候可以告诉孩子:“你的衣服、玩具、图书等都属于你,你要管理它们,并有权决定是否分享。”只有孩子拥有了物权安全感,才能获得良好的自尊,也才能进行分享。

  2.家里的东西不要让宝宝独享

      家里的好东西给孩子独享,会让他习惯什么都是自己的,而不懂得发现别人的需求,不会分享。所以,父母要树立榜样并且引导孩子要一起分享好东西,让他在这种氛围中成长,潜移默化地学会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及时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

      如果孩子主动,或者在爸爸妈妈的询问下跟别人分享了自己的东西,要及时的表扬,告诉他做得很棒,爸爸妈妈很喜欢他的分享行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慢慢他会知道,分享行为是好的,是被赞许的行为,他就会主动分享,分享了被认可也会让宝宝感到很快乐。

4.注意分享小技巧

      在教孩子分享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多带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教会小朋友们“轮流玩儿”,外出的时候多带一些玩具和小朋友之间交换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5.让孩子承担不分享的后果

      对于较大的孩子来说,如果他总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那么他就会发现没有孩子愿意跟他玩,当他被孤立时,他自然会学到“不分享”带来的后果,此时,家长应加以引导和帮助,让孩子明白该怎么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真正的慷慨来源于爱,分享是建立在信任与友爱之上的。如果孩子还没有懂得如何分享,爸爸妈妈请一定不要急去责怪他,因为人生中的很多“明白”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爸爸妈妈请耐心等待,选择慢慢来,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他会学会。


今日分享:

    今天的逻辑狗课程《好吃的食物》

    活动目标:1.积积极参与喂食动物的游戏,培养爱动物的情感。2.观察图片,联想推理动物们喜欢的食物 。3.知道卡片中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爱吃的食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背面的卡片作业请爸爸妈妈陪着小云朵一起完成哦!(卡片已装书包里层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