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睡觉的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一直持续到现在,只是没那么焦灼了。
我家宝宝应该能算得上睡渣,8.1斤的出生体重,各方面指标都不错,但是睡觉时间我算来算去也达不到新生儿18-20个小时。理由很简单,我掰开手指一算,每天2-3个小时吃一次奶,一天约八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仅吃奶的时间就去了至少4个小时,洗澡抚触按摩一小时,就没了5个小时,再考虑换尿不湿哄睡,一天也就睡个15、16个小时,这还是好的时候。有一天晚上3点钟,月嫂很郁闷的把我叫醒,让我喂奶,说宝宝一直不睡觉。。第二天我甚至看到了宝宝的黑眼圈。。。
满月之后回到家,似乎知道这是自己的家,平添了安全感,虽然出了月子,睡眠质量却还不错。
因为一直有月嫂阿姨可以依赖,长时间以来,我只是关心宝宝的睡眠时间,强调一定要尽量让宝宝多睡,但从未在这方面下过功夫。直到疫情,阿姨不上门,我面临一个人带娃。我瞌睡挺大,之前一直是我带晚上,白天阿姨在,我趁机补瞌睡。阿姨不来了,白天我只有硬抗。在加上受阿姨的影响,宝宝一直需要人抱,我实在没有这么大的力气,持续不断的抱着她哄睡。我开始在网络上收集关于哄睡的资料,慢慢我发现,其实养育一个宝宝,从睡觉开始都是需要我们去培养的。
最开始是安全感的建立,对此我也很感激我们的阿姨。每次换尿不湿或者宝宝饿了,哭得哇哇的,我们都会比较冷漠,觉得宝宝哭一两下没关系,但是阿姨就会很着急很迅速的完成手上的活儿,尽快将宝宝抱起来,尽量做到不让宝宝大哭。这样的过程,让宝宝信赖我们,睡眠也慢慢的没这么容易惊醒。
然后是学会入眠。不排除有些天使宝宝天生就能自己入睡,我家宝宝就不行,一直到现在哄睡不需要摇晃,但依然要用安抚奶嘴平复情绪+轻拍屁股+白噪音,才能慢慢睡着。
接着是抓住时机。宝宝开始哭着吵瞌睡时,其实已经是她尝试了多次睡觉没有睡着烦躁不安的结果。在此之前其实宝宝就会发出一些信号,提醒我们她很困了,需要入眠。比如,眼睛一直直视某个方向,打呵欠。我比较喜欢用的是按时间点,距上一次醒来1.5小时,就可以开始哄睡。这样娃入眠时间更快,入睡的过程也不再艰难。
最后是接觉。睡着,及时是放在床上睡,在多次学习尝试中,慢慢都摸出门道来,可如何接觉一直困扰着我。宝宝基本睡到30-40分钟会有一次波动,如果这次能将情绪平复下来,她可以接着睡到1个小时,若一个小时后又接住了,基本就能睡到2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白天能睡一次持续2-3小时的小长觉,对于我这样忧心忧虑的老母亲简直是最大的欣慰了。
个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观察和学习,结合宝宝自身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和调整宝宝哄睡方式和时间点,慢慢的到了第三个月,宝宝基本上睡眠时间都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我只养育了一个宝宝,当然不排除宝宝越到越好哄睡的可能。但我想对比的是阿姨,阿姨经验丰富,但年纪较大+对新事物接收途径较慢,采用的方式一直都是宝宝吵瞌睡了再进行安抚和抱睡。这种方式前期非常有效,但太费妈了,宝宝开始吵瞌睡时,以错过了最佳最快入眠时间。于是我尝试着,每过1.5小时哄睡,入睡快,宝宝减少吵瞌睡的时间,情绪波动也没有这么大了。我将方式告诉阿姨,阿姨用起来也很顺手。
因此我想说的是,宝宝要多观察,即使家里有阿姨,阿姨的文化程度有限,对宝宝的关心有限,作为家长还是要多多观察,不要一味的把宝宝交给阿姨,自己就当甩手掌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