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词叫第一印象。对于特别感性的女孩子,对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相当的高。
去一个地方旅行,刚好赶上雾霾风沙,结果对这个地方的第一印象就很差。心里会想这个地方一定平时就环境不好,不然怎么就让我碰上雾霾呢,于是可能再也不会去这个地方。
到一家新的餐厅用餐,要是刚好碰上一个服务态度恶劣的服务员,对整个餐厅的第一印象就会变差。进而觉得这个餐厅的管理体系不好,在其他方面也一定有很多问题,以后也不愿意再去用餐。
这是第一印象,就像月亮周围有时候会出现一圈晕轮一样,向周围扩散弥漫,所以心理学家给这个现象起了动听的名字晕轮效应。
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象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根据这种印象来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
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偏差。
昨天听一个同事开玩笑的说,如果我找一个漂亮的男朋友,他就是渣男,最起码我也看着好看,如果长得不好还渣,那我岂不是很亏。
这是一个妥妥的外貌协会的同事啊,男孩只要长的不好看,就会觉得他整体上都挂着负标签。如果男孩子谦逊,女孩就觉得她很自卑,如果男孩子谨慎,女孩就会觉得他疑神疑鬼,总之会将一个坏印象坚持到底。
而且这种晕轮效应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比如老师发现有一个学生走进了网吧就判定他品行不好,从此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这种情绪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让对方也讨厌老师和他对着干,结果本来一个不坏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坏。
我们要尽量避免晕轮效应,当我们在第一印象产生后,需要阻止它扩散到其他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时,不要凭借第一印象或主观印象就做决定。要试着深入的去了解这个人,其他方面到底怎么样。对这个人或事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如果我们无法克服自己的主观感受,也可以求助他人的观点,综合一些客观评价之后,相信你能有一些新的感受。
避免晕轮效应,也会让我们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因为有些人要骗你,他肯定将给你的第一印象要做到非常好,让你认为他之后说的话做的事也都是好的,如果你避免了晕轮效应,就会全面的了解他说的话和拿出的产品是否如他所说那样。
总之生活中,晕轮效应很常见,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地方,尽量要克服晕轮效应给我们带来的以偏概全的不完全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