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在微信见过几次的朋友在星巴克聊了一个多小时。临别时,朋友说真是相见恨晚,我也有同感。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有很多共同语言。工作上,有相似的背景。我们都在国企工作多年,努力向上,却发现天花板太低,一眼望到头。
个人成长上,有共同的圈子。我们都是易效能同学,都喜欢演讲,在易效能,房爸爸,坚持星球等圈子都有共同认识的同学。
年龄相仿,人到中年,我们都不甘于现状,对打造副有同样的渴望和热情。
也许是郁郁不得志,也许是有心无力,也许是看破官场,一聊开,竟然有太多的话题能引起共鸣。
感触最深的是在体制内工作的局限性。朋友09年毕业,公司当年招聘了100多人,已辞职的有30多人,晋升处级干部的3人,和我们公司的情况类似。
当年我们选择在国企工作,图的是高薪和稳定。但世界变化太快,曾经的金饭碗变成铁饭碗。国企的天然属性,注定无法跟得上社会的快速变化。
我记06年刚入职的时候,公司在编员工接近4000人。15年过去,员工依旧只有5000多人。
对比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我们企业在原地踏步。腾讯2006年员工4000多人,2020年8.6万人。阿里巴巴2006年员工约7000人,2020年25万人。
2006年国企待遇良好,可以轻松买房供房,十五年过去房价增长了十几倍,待遇反而比原来还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天看到腾讯年报,2020年腾讯员工年薪81万。
传统企业平行性发展,新兴企业指数级发展。
赛道很重要。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上天。
年轻人,如果你刚毕业,请慎重选择赛道,发现趋势紧跟趋势能让你事半功倍。
年轻人,如果你已经工作,且工作稳定,请保持清醒头脑,现在的稳定也许是正在消耗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