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要我找一下三年前,我发在场报上的摄影图片,她们要做一个职工活动的宣传片。在我的记忆里,她需要的图片确实有存在电脑里,可是,我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才发现我的电脑图片真的是太乱了,没有进行整理分类,几年来存的图片太多了,分散在各个硬盘里,而且从一开始就没有归类好下载的软件,至使系统C盘点满了文件,E、F、G盘的空间却是大部分闲置着。这是个很苦恼的问题,老被提示系统盘满,影响电脑运行速度。
近期看了这本《整理艺术3》,明白了我们需要先整理好想法,才能整理好生活。如果当初我就想到后续发生的这些查找资料的不便之处,那么现在我的电脑肯定是空间归类有序,想找什么资料都很方便了。可是现在这情况,整理起来是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的事情,我只能从现在开始再不乱存文件了。
本书写的很琐碎,它是一套系列性的书,这只是整理的艺术之3,不知道另外的整理有多艺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买另外的系列来看。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在电视上、各种媒体、手机上,不断的推送各类信息,其实我们每天接受到的信息,记住的或者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1%,那99%的信息都是象风一样吹过,没有留下任何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将有用的信息真正的获为已有呢?书中讲道,随时随地养成记录的习惯。现在记录非常方便,手机上有记事本,微信上有收藏功能,电脑上有收藏夹。当然这不是收藏起来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定期的做一些归类和整理,做到真正的消化为已所用,这才是信息处理的目的所在。
然而我们获取信息、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从思维层面,这都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方法,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很多创意的想法其实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中,比如散步中, 睡觉前、在车上。还有场所的不同,也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比如安静的图书馆、惬意的咖啡店。每天看书前,先泡上一杯茶,一方面为了安定情绪,一方面为了提神醒脑。有了这一仪式,人在看书工作的时候会更专注。
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也需要多元化的身份。你可以即是一位律师,也是一位作者。是演员,同时也是一位编剧。这就是改变视角,突破思考模式所带来的成就。
我们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呆久了,换个环境,出去旅行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会被陌生地方的美景、民俗文化触发思维,会在大脑中产生很多的想法。非常有表达的冲动。
我们每天在上班的路上,会看到不同的人,也许还会遇到稀奇的事,这些目击到的信息就会引发我们的思考。看到扶着轮椅蹒跚而行的老人,总会让我联系到现在社会存在的养老问题。看到落叶飘飞,总会联想到四季轮回。只要你是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有创意的思维自然就会蹦出你的大脑。
书中有句话很受触动:“所谓上司就是用来打磨自己的工作的训练工具。”确实,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上司就是很讨厌的那个人,其实上司对你来说是一个知识信息的宝库,你在做决策的时候向上司征求一下意见,你会发现非常有收获,不仅仅是工作中的成就,还有人际关系上的愉悦感。要懂得利用上司的信息和知识,这才是大智慧。
另外一个非常实际的理论“帐累托尺度”,它的意思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消费有80%是冲动消费。而我们衣柜里冲动买来的衣服只有20%是真正喜欢穿的,有80%是用来压箱底的。我们手机每天接受到的信息,80%是无用的,只有20%才看一看。所以这样看来,你所学到的知识有80%对你来说是无用的,只有20%才可以真正的用到。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放弃学习,只有学到100%的知识 ,才可以分出20%来用。
所以我们要不停的学习,不然拿什么去学以致用,也许现在无用,但到用时又书到用时方恨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