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周六 深圳 晴 593/1000
【主题】人物记录
【字数】1195
作为老家在湖南的我,情感自发地想要写篇简文来悼念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老爷爷。
袁老并不是湖南人,出生于北京,逝于湖南长沙,江西九江人。曾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他在全国人民心中都拥有崇高的地位,但作为湖南人民的我们对他更是具有别样的情感。因为在他生前,或许在湖南的某个超市或是湖南的某个水稻田间就能发现他的身影。
而袁老先生还是我在老家的闺蜜老冯她先生的老师,闺蜜的先生是老家县城农业局的科研人员。那时候经常听到闺蜜的先生讲又正在培育XXX号的水稻,冬天他们上海南育种,春天回到湖南种植。那些培植出来或成功或失败的稻米,我们还曾经品尝过。闺蜜的先生也偶尔到长沙接受袁老先生的颁奖并领回一些科研经费……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袁老离我们那么近,好象就生活在我们身旁……
今天上午11点来钟,在昆明机场等候航班时首先看到一条消息,那会我心里难受了很久,并长长地一声叹息。紧接着就又收到一条辟谣的消息。收到辟谣的消息时,我心里长吁一口气,心中默念:好起来吧,就算再也不能到稻田间亲自指导,我们还可以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您的音容笑貌。下午2点飞机降落时,已是满屏老先生已逝的消息……内心哽咽,良久才对自己说:此后,好好吃饭,不浪费一粒米。
年轻的小朋友们可能从来没有受过没有饭吃的苦,但我们父母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深刻体会过什么是饥饿,也深刻感受现在顿顿都能吃饱饭的好日子。无论是谁,我们对这位杂交水稻之父都在致敬、缅怀。
这位毕生都在解决中国人和世界人民吃饭问题的老先生,把杂交水稻种在了海水里、种在了盐碱地里、种在了沙漠里……他的愿望就是让这世间所有的人都远离饥饿。
而他穿的是几十块钱一件的T恤、戴的200多块钱的手表、开国产车…..有趣的是他没有驾驶证,只拥有一张“荣誉驾驶证”,每天开车往返于家和试验田之间。很早前,还是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家和试验田之间。那时候有人采访他,他还说:摩托车好,每天骑着,吹的是自然风,摩托车是“肉包铁”,而汽车是“铁包肉”,都是交通工具……
2019年,湖南农大的开学典礼上还在分享他的八个字箴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在他90岁生日那天把第一口蛋糕喂给了相伴自己57年的老伴…..
他偶尔象一个顽童,时不时用湖南普通话开着玩笑。
他又是一个坚定者,当记者采访时问他:您是担心又回到那没有饭吃的日子吗?他坚定地回答: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他的水稻实验田里打着这样的横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的手上!
他说:人就象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
他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国士无双,国之脊梁!
……
我想,今天注定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在袁老与世长辞前5分钟,另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老先生也在上海离世。
双星陨落,袁老、吴老一路走好!
愿这世间,如您二老所愿,医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