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因为发高烧推迟了2天才去上学,今天是他去新学校的第一天。原本打算继续让他爸爸送他去,可由于下雨,加之孩子希望我也可以一起陪送,于是我鼓起勇气去了!咦,我为何送他需要有勇气?
话就要说回他早期上学的时候了,其实那会儿都是我接送他的,我很郁闷的是他常常都不能干脆地跟我说再见,有时候分离的场景是让我挺心塞,屡次这样的表现下来,我也难免会心烦,尤其当我有事情要赶去做的时候,自己当下状态是缺乏耐心的,难以去真正地体会他。
后来,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就改为让小家伙的爸爸送他去上学,一开始小家伙也是不能干脆分离的,但基于爸爸一天下来没多少时间陪伴他,这时候的爸爸耐心是会比较充足的。渐渐地,孩子也就习惯了“爸爸送,妈妈接”的模式,加上他也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此时的他分离得就很干脆了。
有一天,小家伙突然跟我说:妈妈,明天你送我上学吧,我已经不哭了!
听到他的这句话,我心里一阵酸。当初我心里真的是因为他分离时总是哭闹而选择了逃避,但我并不希望他会认为自己哭是件不好的事,不希望他认为是自己哭了,妈妈就不喜欢他了。我多么希望他可以知道:你的哭不是罪,只是妈妈自己内心不够强大,对哭的接纳程度是妈妈需要去克服的人生课题……
后来,我问道:为什么你现在已经不哭了?
小家伙说:因为我知道你是会来接我放学的啊!
……
今早,我们送他去上学,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他就跟我们说再见了,十分地干脆利落。我知道,孩子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他了,他也在成长,而我也该用发展的思维去看待孩子和自己的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