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碎之政”能抑制门阀势力吗?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译文】
丞相王导说:“像刁玄亮那样明察秋毫,戴若思那样威严,卞望之那样刚直不阿。”
刁协字玄亮,一作元亮,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人,东晋大臣,御史中丞刁攸之子。
刁协出身于渤海刁氏,早年曾在西晋担任太常博士,八王之乱期间历经诸王幕府,官至颍川太守,永嘉之乱时南奔江东,进入晋元帝司马睿的幕府,由镇东军谘祭酒累迁至丞相左长史,被司马睿引为心腹。
他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历任左仆射、尚书令,参与制定朝廷的典章制度。
后又与刘隗推行“刻碎之政”,抑制门阀势力,维护皇权,引起士族的不满。
永昌元年,王敦以讨伐刘隗的名义发动叛乱,攻打国都建康,同时亦列举刁协罪状,于当年三月攻占石头城。
刁协组织反攻,却被叛军击败,被迫逃离建康,结果在途中被随从杀害。
王敦之乱平定后追复尚书令,以太牢之礼祭祀。
01 皇帝信任,熟悉旧制,创立宪章。
永嘉元年,东嬴公司马腾出镇邺城,并征辟刁协为幕府长史。
刁协出任颍川太守,后又被任命为河南尹,但却并未到职。
后来匈奴汉国肆虐中原,俘获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刁协避乱渡江,到建康投奔琅琊王司马睿,被授为镇东将军府军谘祭酒,后又改任镇东将军长史。
建兴元年,晋愍帝继位,任命司马睿为左丞相,并征拜刁协为御史中丞。
但当时皇室、世族纷纷南下江东,西晋政权已是名存实亡。
刁协遂留在江东,被司马睿授为丞相左长史。
建武元年,司马睿称晋王,建立东晋,并于次年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
刁协初任尚书左仆射,后进拜尚书令,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当时,东晋政权初建,典章制度均未确立。刁协因曾在中朝任职,熟悉旧制,被委以创立宪章的重任。
02 控制门阀,使士族怨恨不已。
东晋建立后,皇权薄弱,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门阀势力非常强盛。
王导担任丞相,居建康辅政;王敦为大将军,拥重兵于武昌,王氏子弟都位居要职,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晋元帝对此非常忌惮,便重用刁协、刘隗,以抑制琅琊王氏的权势,并逐渐疏远王导。
刁协与刘隗奉行元帝意旨,推行一系列“刻碎之政”,以排抑豪强。
刁协生性强悍,待人接物不习苟且,凡事都崇上抑下,常借醉酒之机凌辱公卿,琅琊王氏等门阀势力都对他侧目以视。
但他悉心尽力,志在维护皇权,因而极得晋元帝的信任。
刁协曾建议将扬州诸郡的僮客恢复良民身份,以备征役。士族对此都怨恨不已。
出身汝南周氏的周嵩更对刁协进行直接的人身攻击,称他为佞幸小人。
永昌元年,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讨伐刘隗的名义东攻建康,兵至芜湖时又列举刁协罪状。
晋元帝大怒,召回出镇的戴渊、刘隗,准备与王敦决战。
刁协在刘隗回朝后,与他一同向元帝进言,主张诛杀留在建康的王氏族人。
但元帝却没有采纳。
同年三月,王敦逼近建康,占据石头城。刁协与刘隗、戴渊等人率军反攻,企图夺回石头城,却被王敦击败。
王敦乘胜攻入建康。刁协与刘隗退至太极殿,元帝拉住二人的手,流泪呜咽,让他们逃离建康以避祸。
刁协表示要以死尽忠,被元帝劝阻。元帝拨给二人兵马,让他们自寻生路。
刁协年老体弱,出逃后不能骑马,以致行动迟缓,再加上平时对人素无恩情,同行随从都离心离德。
他刚到江乘,便被左右随从诛杀,首级送呈王敦。王敦允许刁氏家属将刁协收葬。
晋元帝得知刁协还是未免一死,非常悲痛,将送交刁协首级者秘密逮捕诛杀。
太宁二年,王敦再次叛乱,最终兵败身死。王敦之乱彻底平定。
晋明帝为王敦之乱中遇害的周顗、戴渊等人平反,予以追赠。
但刁协却因出逃未获同等待遇。
咸康年间,刁协之子刁彝上疏朝廷,请求为父亲平反。
辅政大臣庾冰等人都认为,刁协不能死节以报君王,反而死于出逃途中,不肯恢复其官爵。
丹阳尹殷融、左光禄大夫蔡谟对此持有异议,先后为刁协鸣不平,认为刁协是中兴功臣,忠于国家,出逃是迫不得已,理应加以追赠。
晋成帝认为恢复刁协官位可对后人起劝勉作用,便追复刁协为尚书令,以太牢之礼祭祀。
【评价】
周应合:
晋自渡江,崎岖百年,王敦、苏峻、桓温父子,相继称兵内侮,其弱甚矣。敦峻之乱,自刘隗、刁协、庾亮启之,然寇至辄遁,王导亦避峻出奔。数人皆执政大臣,或元舅故老,一时之望,而仓卒之际,委主于贼,苟求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