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穿越地狱,请继续走下去 ——温斯顿•丘吉尔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象比喻
原文是以脚趾头扎进一根小木刺作为例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都是隐约地疼,心大的不在意它,自然无法及时清除,身体为了保护这根脚趾头进一步受到伤害,同时也是减轻主人的疼痛感,就堆积起厚厚的皮肤保护它。到最后,尽管木刺还在,但脚趾头及整只脚的功能正常使用。
然而,木刺还是在那里,疼痛和不舒服无法避免。
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被定义为“个体在经历一个或多个创伤性事件之后所表现出的持续存在的典型症状。”
这个定义根本上讲,说的也是PTSD的进程。创伤性事件——可能是战争,龙卷风,车祸等——发生了,你活下来却发现生活跟以前不一样了。
典型症状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像之前提到过的,我们天生对很多事都寻求“闭合”感,那些没有完成,没有消化的,也意味着赋予了它们随时回来打扰我们的力量。
而我们的大脑不像肠胃一样,保存未消化食物只有几个小时,想一想,也许小时候不写作业被妈妈打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更别提成年后的,很多重要事件也许可以铭记一生。
很多时候,创伤性经历只是被压抑在记忆深处,而一旦被类似经历激发,就很容易想起来。
常见表现有:不由自主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景内容,思维常出现事件的闪现,还有做噩梦。
回到脚趾头上。一按就疼与创伤再体验症状表现类似。疼痛如同记忆闪回及其带来的恐惧,提醒着当事人,事情还没有“结束”,有些不对的东西挡在那里。疼痛也是身体对于某些地方出了问题的警示。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大概过程,那些没有结束的事件——被记起、感受、表达、释放。完成了,也就过去了。
2,回避类症状
简单来说。大概就是在某个地方落过水,以后都会避免再去那里。
还是拿脚趾头来说,堆积的皮肤可以把疼痛感和不舒服降到最低,可也正因为这样,才长时间内都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如果当时的疼痛感非常强烈,那肯定会及时处理。
3,警觉性增高症状
包括:极度焦虑、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未事先知会就进房间会让某些人异常生气或惊恐)、情感麻木。
如果你经历过下雨天踩进水沟,那以后肯定会特别小心。
回到脚趾头,这组症状类似于采取保护措施,比如穿大一号鞋子,少走路,或一瘸一拐的走。通过一些技术措施减少脚疼的风险,和二组的逃避有些像。
正如心理学家指出的,我们的大脑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两件相反的事:把创伤推到表面以引起人们注意,以便消除它;以及,把它推到记忆最深处埋起来。(《儿童期不良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所有的症状本质上都是与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力量作战:提醒创伤和深埋创伤。
告别伤害的五步康复计划
1,回忆
回忆是五步中的第一步,它是指恢复创伤事件的原貌,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客观事实,不回避、不否认、不掩饰。
回忆要包括事件的所有细节,因为细节本身蕴含着力量。
2,感受
创伤后应激障碍源于情感创伤,有一些像背叛,遗弃等不存在物理伤害的案例,如果忽视了最原始的感受,情感创伤是无法被治愈的,因此最大限度体验当时的恐惧与伤害是有必要的。回避感受等于对自己的拒绝,无论故事重述多少遍,都离你极远。
有意识的情绪暴露给你提供一个直面自己当时的恐惧、愤怒...情绪的机会,通过体验当时的感受,而不是诉诸自我破坏性的行为(酗酒,自残),我们才能找到自我和解的办法。
3,表达
被感受但没被表达的情绪如同停留在心灵炼狱中——它们需要一把助力,才能到达光明的彼岸。
4,释放
情绪的表达具有治愈性,如果被充分释放的话。
充分释放意味着放下。
为所爱的人逝去而痛苦会缓解当下的悲痛,但是面对这种丧失,要想实现真正的内心平静,所爱的人必须被放下,接受他已经失去,再也不会回来,日子还得照常过的事实。
5,换个方式去思考
为信仰而生活,你可以扭转世界。 —— 亨利·戴维·梭罗
第五步并不是结束,而是治疗开始到生命结束之间,每个生命阶段应有的组成部分。
换个方式思考包含了第4,5章的所有认知方法,从专注就是力量,到认知重构;要想做好先得想好。
常用指南
1,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创伤经历的产物。
2,创伤再体验症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第一组症状表现;回避类症状是第二组表现;警觉性增高症状是第三组表现,也是最难被克服的一组。
3,时间只管流逝,并不治愈。治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自我参与过程,需要经历上面所说的五个步骤。
——《如何才能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