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看热闹
聂同学在邻县工作,极为好客,在同学群中极有人缘。周末聂同学打电话来,说是买了八张戏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单位为浙江小百合剧团,演出地点为吉安保利剧院,邀请我们去他那里晚餐小聚,晚餐后吉安看戏。特意交代有两同学,从事戏曲工作几十年,一专业,一业余,一定要请她们过来。机会难得,应邀。
进保利剧院是第一次,果然恢弘大气。到得里面,观众也就半数左右,都是衣冠楚楚的,剧场安静肃穆。演员上台,习惯性一看,服装极为干净素洁,演员浓妆淡抹相宜,入戏认真投入,乐队演奏一丝不苟,背景素雅,整个剧情高潮迭起,虽然剧情有所删减却显得更加紧凑。戏曲终了,余音绕梁。
突然就想起小时看戏的情景。
乡村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因此看戏成了上世纪农民最大的娱乐。县里剧团是不会来村里演戏的,因此乡村演戏大都是三角班。看戏一般是到村里礼堂或祠堂,简陋的戏台,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一个丑角,两个旦角。琴声一起,演员就咿咿呀呀的唱起了。唱腔简单。口音浓重,唱词诙谐。戏服都比较陈旧,甚或肮脏不堪。演员多为中年男女,脸上扑粉较多,笑一笑,褶子明显,有扑粉掉下来。戏目多为民间艺人自编,剧情简单,或喜或悲,或赞或讽,一曲下来,老年观众如痴如醉,中年观众啧啧有声,青年或少年看到有年轻女演员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小孩就忙着在人群里里穿梭了。
七八岁到了县城,父母单位偶尔会发一张戏票,终于有机会到县剧院看戏了。县剧院戏目多,戏种也多。京剧、黄梅戏、越剧。依稀记得看过的剧目有《追鱼》、《铡美案》、《陈仓放粮》、《柳毅传书》、《天仙配》、《李慧娘》等等。
县里看戏,好歹有个剧院,初次进去,才知道要按戏票对号入座。一排排硬木靠背椅,椅子上用白漆书写编号,字体端庄大方。室内地势稍有角度,靠近戏台稍矮,照顾了后排观众看戏角度。剧院内墙壁用木条分成几十块,木框内并非光滑如镜,反而是人为做出凹凸不平的立面。最前面左右分别由一长条形幕布,是用来给唱词的。剧院有两层,二楼大概只有一楼一半,坐在二楼其实更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演员在台上卖力演戏,观众在台下评头论足。或议论戏曲,或评论演员。有熟悉演员的更是高声或低语说着演员生活里的故事。磕着瓜子、剥着水果皮,怡然自得。也有带进场的小孩,基本不看戏,就是在观众席间跑来跑去,夹杂着父母的呵斥。台上演戏,台下热闹。唱词是基本听不清了,只能仔细盯着字幕。琴声、鼓声、锣声是下面的嘈杂声盖不住的,声线直入耳膜,或欢喜或悲伤,或沉重或轻松,配合着演员的唱腔和面部表情,把戏曲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夹杂着身旁的嘈杂塞进你的耳朵,这算是当时县里最高级的文化熏陶和享受了。
在市里看戏,有趣的业余戏剧爱好者居然睡了,睡了。。。。。。专业戏剧演员看得投入,不时手里也摆着各种姿势,细细品着。我们这几个有好几年没有去剧院看戏的圈外人,反而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我,看着看着,完全投入到戏里了。
其实名剧大体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大剧种流传几百年,历代名伶呕心沥血的修订,不断完善其唱腔做派,形成了梅派、荀派等等不同戏种不同风格的流派。无论是在视频上还是高档剧院,静静的欣赏着,历史沧桑沉积在戏里。俗谓演戏的疯子看戏的蠢子,这蠢子做的不冤。
乡里三角班却是下里巴人的玩意,家长里短,乡村俚语皆可入戏。俗称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的三角班戏曲,看的人可以会心一笑,这是历史名剧难以做到的。
三角班在江西各地有不同的特色,大体发源都有两百余年,富乡土味,有着其他名剧没有的生活气息,情感丰富,滑稽幽默,极具感染力。
三角成戏,小丑当家。三角班的角色定位注定其风趣幽默的喜剧风格,两旦一丑的组合,灯腔、茶腔、路腔和杂调融合,唱词多为地道土话,粗野真实,风味天然,趣味天真。演员多为乡村农户,戏服一向寒酸破旧,没有里袍,一件套褂,一顶脱珠掉线的冠帽便是全部行头,因了好兴致,唱得欢实,唱得酣畅。《补皮鞋》《打鸟》《一女许三郎》《蠢子接姨娘》,光看剧名就知道这三角班的原生态了。
我是属于看戏看热闹的,看演员的服饰、演戏动作、听唱腔,有时会比较现在的剧情与以前的剧情是否有删减,经典剧情或唱腔或会心一笑或故作姿态,事后想想也算是入戏了。
那一年吉水三角班公演,我也挤在人群中,咿咿呀呀粉墨登场的演员,一曲销魂夺魄的“叫一声,我的情哥哥”,多少老戏迷场下潸然泪下。
不管是入戏的专业同学还是睡着了业余同学,当得起一句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