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和笨笨一起”养生共读

第十四章《调脾的智慧》

1、脾胃不好有什么表现?

脾实病的人,会出现大腹便便、肠鸣、腹泻等症状;

脾虚病的人,总是觉得饥饿,胃肠空虚,身体沉重,懒得动等症状。

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

1)如果用针灸来治脾病,调足三里穴就可以了。

2)据《辅行诀》里记载:“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其中“脾德在缓“意思是脾最好处于一种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以甘补之“,就是用甜味的东西来补脾。”辛泻之“用辛味儿的药去泻它,比如吃辣的东西会拉肚子,这都是在泻脾。”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就是说脾特别容易吸收水湿、痰饮的东西,而且会使身体变得很潮湿。这时候就要吃点苦的东西来燥湿——苦的东西就像活性炭、干抹布、纸巾一样,可以吸收脾里的湿。

3)小泻脾汤(四逆汤):专治脾内阴寒,污浊的水湿、痰饮。它里面一共用了三药,君药、臣药、佐药。《辅行诀》里方子记载:“附子一枚,干姜,炙甘草各三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4)大泻脾汤:专治肚子涨,排便困难,反呕,在小泻脾汤的基础上加了大黄、黄苓、枳实,来帮助通便。

5)小补脾汤:用于治疗肌肉萎缩,身体无力,身子发沉,吃东西不消、无力、吃了就吐,很容易饿,经常腿肚子转筋等。小补脾汤的君药是党参、臣药是炙甘草、生甘草或者生黄芪,它们是入肾利尿的。佐药是干姜和白术。

6)理中丸:专门补脾,我们把小补脾汤里的药材磨成粉,再搓成丸,就变成了理中丸。现在药店有一种药叫附子理中丸,区别在于附子理中丸是用来泻脾的,它是一个缓补的药;而理中丸是用来补脾的,它是强力药,可以马山补起来。如果有人肚子凉,而且还绞痛,里面有寒气,这个时候就要加一枚附子,去除白术。附子理中丸中加入了附子、干姜、党参、甘草,就是为了避免“后坐力”太大。

7)大补脾汤:专治身体虚到一定程度的症状,它在小补脾汤基础加入了补肺气的药——麦冬、五味子、旋覆花。大补脾汤能治疗那些枯瘦如柴,站在那儿不能灵活自如地转动,口中感到苦而且渴,虚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患者。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气阴两伤,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什么叫气阴两伤?金生水,人的津液,比如唾液,都是在肺气的推动下产生的。肺气推动不了的时候,人就会干:脾气推动不了的时候,人就会气虚。手太阴肺、足太阴牌,两个太阴都虚了,所以要用大补脾汤。

8)如果你总吃甜的东西就会伤肾,总吃甜的东西利尿,用点儿苦药,补补肾,免的脾胃还没补好,先把肾漏空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
    医徒行者阅读 9,614评论 0 2
  •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 (一)麻黄汤《伤寒论》–(寒伤营无汗)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附: 1.麻黄加白术汤 2...
    医徒行者阅读 1,838评论 0 4
  • 本来生病的人就要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再加上爷爷都快90岁的人了,更是脾胃虚弱,没有力量去消化这些肥腻的食物。可是家...
    南柯子_096c阅读 3,256评论 0 0
  • 没想到吧,我还会推荐医学健康方面的书籍,O(∩_∩)O哈哈~ 因为我以前可是很怕死的那种人,所以读点总没有错,懒兔...
    纳兰婉儿小女子阅读 5,156评论 0 9
  • 大建中用药症状 腹部肌肉按压有痛 心下有痛 泻心汤舌 但舌边红,心下按之痛,腹部有条索状模样的东西,麦氏点没有痛...
    听莲阅读 93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