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1.青少年在中学期间需要解决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心理社会危机。青少年在意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探究过去经历,尝试不同角色,按照感觉和信念行动,在同伴关系中逐渐寻求更多的自主和亲密。
2.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当儿童进入青春期时,自尊感最低,对总体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身体外貌,其次是同伴的社会接纳。
3.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友谊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具有满意和融洽的朋友关系的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尊、更低的孤独感以及更成熟的社会技能。
4.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的实质表现出社会地位和同伴团体方面的特征。除了亲密朋友之后,多数青少年也非常看重更大范围内的同伴群体,将其视为思想和价值观以及陪伴和娱乐的源泉。
5.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与生理、认知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情绪问题。青少年的身体形象、预期角色以及同伴关系都在发生急剧变化,他们都会在青春期经历情绪冲突,愤怒是青春期阶段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其强度要大于其他许多情绪。
第二部分:我家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问题
一、11-12岁(小学高年级阶段)
1.青春期开始出现的阶段我家孩子最早出现青春期问题是在小学五、六年级,因为很快要小升初,那时因考虑到男孩子比较调皮,觉得孩子到管理严格的私立学校会比较好。所以那时候就开始加强了孩子的学习,特别是五到六年级的那个暑假,孩子爸爸自己在家给孩子补奥数,但孩子基础不好,爸爸脾气也不好,暑假期间家里经常为孩子的学习闹得不可开交,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孩子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父母的反感,对学习的排斥,在六年级的上学状况中显现了出来。我那时没进行深刻反思,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只是肤浅地认为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大越难管教。
2.孩子在学校比较调皮,有时会与同学发生冲突,也不太听老师的话。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班主任投诉孩子不尊重家长志愿者,说孩子在班上讲那些志愿者没事干才来学校维持上学秩序,主要是孩子的行为侮辱了他人,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件事发生后第二天,孩子爸爸被老师叫到学校,说孩子在班上和同学打闹,后来听孩子解释不是他参与的打闹,但当时有在现场。老师是把孩子这两天犯的错都算在一起,爆发给了家长。当时孩子承认错误,写检讨书反省,并答应老师做到两点要求:一是每天到学校找老师敬礼问好,二是每天认真做家庭作业并上传给老师。经历那件事后,孩子的改变也挺大,每天找老师敬礼问好学会了尊重老师,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最后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监督,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形成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改变的,主要是家庭教育,还有学校教育的配合,以及孩子内心对这件事情的真正认知。
二、13-15岁(初中阶段)
1.孩子初中时的学习问题孩子成绩一直徘徊在中下水平,那个时候孩子比较叛逆,玩游戏比较上瘾,不给玩手机,总能想到办法偷着玩,有同伴给的旧手机,也有用自己零花钱买的二手机。暑假没人看管,白天是处于放羊状态,尽管有每天布置作业,但孩子不是撒谎就是敷衍,打骂也只是导致亲子关系更差。
2.孩子初中时的早恋问题和孩子产生比较大的冲突是在初二因疫情上网课期间,那时孩子经常拿着手表电话和同学聊天,觉得有点奇怪,因为打电话时神神秘秘,而且每次聊天时间很长,脸上还常出现那种开心兴奋的表情。后来查了电话记录,发现是和同一个号码联系,而且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问孩子之后,说是和哪个男同学在聊什么游戏类的话题,我有点不相信,微信询问了同学的妈妈,她说那个号码是他们家的旧号码。但随后,我在孩子的钉钉网课上发现孩子和他同学的信息,原来孩子和同学通气后,孩子冒充家长和我发的消息,后来经调查发现孩子网恋了。那个女孩是邻近市的初二学生,两人是在同学朋友圈认识的,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我和老公那时感到非常震惊,第一,可能觉得孩子之前一点没有这方面的苗头;第二,觉得孩子才上初二,年纪比较小;第三,女孩子没见过面不认识,不知道底细;第四,这么小早恋影响不好。后来在我们的苦口婆心的教导下,及对女孩的劝告下(如果还继续往来就找学校或家长),两人慢慢断了往来,但也和孩子的关系降至冰点。孩子那时也不好好上网课,有时间就玩游戏,也不怎么搭理父母,我们实在时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应对。那时经朋友介绍找了心理咨询师,和孩子谈了几次还比较有效,孩子也能敞开心扉聊。其实咨询师对我们的家庭关系分析比较透彻,主因在于我老公,因为在家比较强势,脾气比较暴躁,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传统,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责任,孩子的成绩最重要,孩子小时候不听话挨打挨训是常事,言语训斥比较过激,比较好面子,把孩子的成绩当成自己的面子。在孩子上初中后,家里发生的冲突都是孩子的成绩引起的。我与孩子的关系比较亲近,但缺乏自信和认知,能量不足,很多方面理解孩子但又迫于爸爸的挑剔指责而对孩子教育不知所措,都不知道怎么做才对。
3.初三最后一个阶段的努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孩子比较好动,专注力比较欠缺,妈妈没有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陪读的方式,靠外力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爸爸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以为在帮助孩子,孩子要追求平等和自尊,而爸爸却总是用负面情绪打击孩子。所以,给孩子在家补习,经常爸爸是怒气冲天,孩子满不在乎,基本没收到什么效果。没有办法,只能送孩子去补习,初中三年补习费至少三四万吧,前期孩子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内驱动力想要学好,补习也没多大效果。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要开始模拟中考,选填志愿,孩子才真正开始意识到必须要考个高中,最后一段时间才开始真正努力地学习,才真正体验到补习一节课是很伤脑、很累的,因为当你真正投入进去,你的思维处于高度运转中,这是一件很费脑的事情。
三、16岁及以上(高中阶段)
1.上高中后的主要问题是学习不够努力虽然孩子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学校的整体水平不高,学习氛围也不好,照这样发展下去,最多只能上大专。孩子虽然也想上进,但努力学习的内驱动力还不够。
2.玩手机时间较多周末回家后,学习时间不多,大多数时间玩游戏、看视频。孩子认为在学校学习已经很累了,周末只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想要多些娱乐。
3.孩子认为父母限制太多,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孩子认为父母限制了他的朋友交往,他交的朋友父母觉得对方喜欢玩、不喜欢学习不赞同。零花钱的管制太紧,如要和朋友出去聚会要花钱,父母不赞同。妈妈喜欢唠叨,喜欢数落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对。
4.亲子关系欠缺,尤其是父子关系。父亲和孩子的互动很少、陪伴也很少,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孩子太令父亲失望,在父亲眼中,孩子就是一个成绩差、不求上进、沉迷游戏、不诚实的无用孩子。而在孩子眼中,父亲就是动不动就训人、发脾气、不理解他、不尊重他的大人。
第三部分:我的思考
1.从小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在孩子小的时候读过一些关于教育学的书,但是正如S老师所说没有真学习,因为你只是泛泛而读,阅读时为书中的教育论或感到钦佩,或羡慕,为什么作者能把孩子的教育讲得这么通透,能把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化解?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反思过,怎样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进行梳理,梳理出来的知识点要怎样进行运用?人如果没有强大的认知来解决问题,那么一定就会按自己的有限认知来处理问题,所以我对孩子平时的管教,训斥比较多,说教也比较多,但是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很多时候你的管教是不起作用的。孩子经常会犯错,每一次犯错应该被视为一次好的教育机会,而我们多数时候做的却是用负面情绪指责批评孩子。大人做事没有反思,自然孩子继承了你的思考方式。虽然我们时常教育孩子要诚实,要善良,上进,懂得尊老爱幼,愿意帮助他人。但是这些行为是靠你的说教就能接受的吗?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做给孩子看。如果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小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2.孩子的学习问题在孩子上小学时,我们大人不大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因为觉得这些都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但很多时候老师不会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家长还是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这个时候,家长作为脚手架能给到孩子很大的帮助。我那时的做法比较极端,基本是采用陪读的方式,监督孩子的作业,管教的事情多,干涉的事情也多。有时时候也没多大耐心,觉得孩子小,替他作主包办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孩子的学习从来不主动,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至于完成的质量也不大会关注。上初中后,孩子学习不主动,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上补习班,也只是被动式地靠人灌输一些知识,但是孩子的心不放在学习上,无论你怎么鞭策他,他都一直停在那不想动。孩子的学习问题还是要靠他的内驱动力来完成,内驱动力的建立,家长需要提供脚手架的作用,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保持孩子的好奇心,用平等尊重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交流。
3.对于孩子的交友及早恋问题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一直有干涉孩子的交友问题,时常会和孩子说,要和那些学习好、不沉迷游戏、懂礼貌、有爱心的孩子做朋友,可是孩子有他自己的朋友圈。试想一下,当你青春期时,不也会经常偷偷和一帮朋友玩,他们中也有成绩不好、比较调皮的学生,你有听劝不和他们玩吗?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人生那么长,皆有无数种可能。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他自己一生的财富,人生路是要靠他自己去走,才能悟出人生道理。就像S老师说的,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道理都是别人长时间的经历总结出来的,凭什么你看了就会懂。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如果你强行地忽略他的感受,你认为他会认同你吗?这样造成的结果,他只能对你撒谎隐瞒,还是会我行我素。就像对于孩子的早恋问题,我们强行的通过一些手段分开了他们,但是孩子没有真正认识到早恋的问题,他从中尝到了甜头,不可能直接从兴奋期坠落下来。甚至他内心把大人当成敌对方,你不允许我做的事,我偏要做。所以,没多久,孩子又开始了第二段早恋。对待孩子的早恋,不要马上采取激进干扰的方式,大人的态度越强硬,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你如果能和孩子敞开心扉谈论这些问题,慢慢引导他。也可以教育他在不影响对方、能促进双方共同成长的情况下,可以和异性走近一些。因为有些孩子只有经历了那个过程,才会对早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才会真正知道自己想做的和想要的。
4.孩子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我们一直是有疏忽的。进入青春期后,对于孩子发生的变化,没有太留心观察,即使出现问题,也没有想办法去了解和应对,总是想着回避或依靠外界来解决。但是,真正关心孩子的问题只有家长,真正能了解孩子的情绪及心理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是父母。所以,家长凭什么要回避和推卸责任呢?想要了解孩子,想要改变孩子,唯有从改变自己开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只有实现了个人成长,你才有能力去帮助孩子、影响孩子。
5.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在我们家,父母的教育观念不同,爸爸对孩子过于严厉,采取的沟通方式就是简单粗暴,孩子曾和我说过,之前爸爸训他,他可能觉得自己有错,会有愧疚感,但是时间长了,他已经感到无所谓了,基本上爸爸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而且爸爸动不动就发脾气,训人的话也难听,他都不尊重我,我为什么要忍他、尊重他呢?妈妈对孩子比较包容、亲切些,但很多时候抓不住重点,会向孩子妥协。有时候又很唠叨,孩子会觉得烦。所以,孩子虽然有时候也会敞开心扉和我谈,但我感觉自己的认知和能量不足,也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上进的形象,导致在孩子心目中,妈妈也不是一个能说得上话、令人敬佩的形象。
最后:总结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开始抓起,这样才能比较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我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这么多问题也是我们对他小时候的教育没有做好,现在开始补救,比以前是困难了很多,但是没办法,这就是以前欠下的帐,早还迟还都得要还,而且还是加倍地还。现在跟S老师读了教育学的书,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感觉到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欠缺。孩子的教育问题太多,感觉自己还需要不断提高,才能和孩子共同成长。最后,我想说的是,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少说多做比什么都管用,大人的持续行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3月12日教育学读书活动小队分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