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小偷,几十年来一直以偷为生,别无他长。儿子长大后对他说:“爸爸,我什么也不会,我跟你当小偷,学偷东西吧。”小偷想了想,回答:“也行,但我得考验你。我知道有户人家很有钱,今晚我们去偷,我在外面把风。只要你能顺利偷到东西,就算通过考验。” 夜幕下,两人潜入大户人家,破坏储物室门锁后,小偷对儿子说:“你进去拿值钱的东西,我在外面把风。”儿子不疑有他,推门而入。就在这时,小偷突然将门关上,用铁丝从外面反锁。接着,他爬到墙头,将石头用力砸向主人卧室玻璃,大喊:“储物室里进小偷了!”看到主人房间灯亮,小偷立刻跳墙跑回家。儿子听到动静吓得浑身发抖,想逃却发现门被锁死。储物室没有窗户,听着外面人声渐近,他急中生智钻到桌子下蜷缩成一团。门开了,主人进来环视一圈,没发现人,以为小偷已逃往别处,便转身离开。儿子清楚这是唯一逃跑机会,待主人一走,立即钻出桌子,拉开门一路狂奔到墙下,用尽全力翻墙逃跑。
主人发现后紧追不舍。儿子看见旁边有条小河,灵机一动,抓起石头扔进河里,自己顺势滚到一旁黑暗树林中。主人听到落水声,以为小偷跳河了,在河边查看无果后无奈返回。
儿子气冲冲回到家,见父亲正悠哉坐着,顿时怒火中烧。发泄完毕后,小偷问他如何逃脱的。听完儿子叙述,小偷认真说道:“儿子,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小偷了。”
交易如偷:活着才有下一次机会
“你这次听明白了吗?”老李讲完故事后问道。
“我懂了。”小曲点头,“老李,你的意思是,合格的小偷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被抓住,就像止损一样。虽然止损可能没有收获,但能保命。只要不被抓住,就还有机会偷东西,对吧?
许多交易者在被套初期有机会保命,却选择了心存侥幸。这就像小偷被发现后还想着把偷到的东西拿走,而不是选择逃跑。
交易学习的误区:努力不等于成功
老李转而提出一个深刻问题:“小曲,你觉得让哑巴学说话,能学会吗?”
“当然不可能。”
“这就是许多交易者的误区。”老李说,“很多人没意识到,初入市场时自己并不具备交易能力。有些人在亏损后选择学习,但世界上残酷的是,学习不是万能的。”
“这就像对农民说,只要你努力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哈佛一样可笑。努力学习只是成功的基础,但不保证成功。努力学习后,可能只考上一所民办技校。”
“我不否认努力学习是成功的前提,但不认为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成功。只能说,学习后会比从前强,但强多少因人而异。甚至会出现学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情况。”
“为何学得越多,亏得越多?”小王好奇地问
“这是一个奇妙又不可否认的问题。”老李喝了一口啤酒,“事实上,大多数人的重仓和频繁交易,发生在他们‘自认为很懂’或‘认为学了很多’的时候。”
刚入市时,人们心知肚明自己一窍不通,因此交易非常谨慎——轻仓、分批买入。
交易者何时开始敢于重仓? 有三种情况:
1. 交易时间延长,渐渐敢于下重注;
2. 通过学习赚到一笔钱(可能是半年或几年工资),产生幻想,开始重仓交易;
3. 在市场好时误打误撞赚钱,轻仓者痛恨赚得少而转向重仓;重仓者则想赚更多。
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一个问题:随着交易时间延长、次数增多、学习积累,胆子变大,使人迷失,沉溺在“频繁交易”的陷阱中。
老李继续分析:“去赌场赌博,十赌九输,关键在概率。庄家对闲家的优势看似微乎其微,但最终庄家通过次数优势笑到最后。股市亦然。”
急躁是交易者的大敌
“老李,为什么每次听你分析我都恍然大悟,但一开始交易就什么都忘了,总是莫名其妙进入急躁状态?”小曲苦恼道,“着急交易,怕买不到或错过拉升。”
“小曲,那我问你:在股市里,赚钱速度的快慢,跟你是否着急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
“没错,在股市赚钱速度与你的想法无关。不是你想快速赚钱就能赚到,也不是你想赚慢点就会慢下来。”老李说。
做好该做的,而非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那我该怎么做?”小曲追问。
“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老李低下头喝了一口啤酒。她的脱口而出让他仿佛回到几年前两人在出租房一起炒股的时光。
他抬起头,深深看了小曲一眼:“炒股如人生。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就是牛马!这先天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不是抓到一副好牌,而是努力把手中的牌打好。”
“炒股也一样,你能做的就是做好每一笔交易,保持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交易冲昏头脑,或按照别人的节奏来。”
他柔声说:“小曲,能成为职业交易者的人极少。如果你最终失败,要学会接受这个结果,坦然面对。要明白,人力有时穷,天道自有定!”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股市,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股市,因为那里是地狱。而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往往就在于是否掌握了第一课——止损保命,活下来才有无限可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