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末帝朱友贞在位十年,辛辛苦苦,努力营造孝子,模范丈夫和好皇帝的形象,可惜仍然内忧外患焦头烂额,最后仍难逃败亡。
朱友贞亟需证明皇帝资质
朱友贞虽然是朱温的儿子,但不是太子,且仅仅是东京 马步军都指挥使,篡位后亟需证明自己有当皇帝的资质。
朱友贞之孝
为了证明自己有当皇帝的资质, 朱友贞登基后立刻努力证明自己对父亲朱温的孝顺,以与二哥朱友珪弑君作法形成对比,而自己诛杀朱友珪正好“除凶逆、报父仇”。比如,朱友贞不愿意去洛阳登基,而选择在开封登基,说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宣告5月22日-6月29日内不上朝,以示对先帝的追思,诏书感人。但是大臣们认为一个多月不上朝,必定天下大乱,于是商议改成了9天不上朝。
朱友贞之祭天
只拥有孝顺的形象还不够摆平朱温的众多儿子,朱友贞还需要开台“祭拜上天"。可是后梁正当内忧外患之际,李存勖的大军已经进站河北,后梁大军节节败退,军资耗费巨大,根本没有财力”交天"。宰相敬翔劝朱友贞不要举办“朝天之礼”了,但是朱友贞仍然坚持要去洛阳“祭天”。结果“祭天”仪式还没有结束,就传来前方消息“李存勖大军夺取了山东杨、刘黄河渡口,随时可能渡河南下。”朱友贞吓得马上停掉了“祭天”仪式,一路奔回开封。
朱友贞遭遇的内乱
朱友贞的弟弟朱友孜曾经派人潜入宫中刺杀朱友贞,朱友贞逃过一劫,之后不再信任宗室兄弟。
916年,一支近千人的禁军在开封作乱,点火烧宫城,很快被平定。
920,邻近开封的陈州发生起义。
921年,徐州发生叛乱、朱友能叛乱,后被朱友贞平定,此时朱友贞并没有杀害朱友能。朱友能是朱温的大哥朱全昱的儿子,也即朱友贞的堂哥。
921年,朱友贞颁布诏书,改为龙德元年,意为“龙行德政天下” ,诏书里对自己管辖期间出现叛乱做了深刻检讨,并主动承担责任,相当于罪己诏。其实,中国历史上共有7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大部分是为了挽回大臣人心、获得支持。
综合评价
朱友贞虽然很努力做一个好皇帝,但是能力有限,并不能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