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买了一本被众多网友推荐的,史铁生老师的著作《我与地坛》,因为工作忙碌,我只是抽空断断续续读完了。读过后,对史铁生老师的敬佩又多出了几分,人家说苦难中出艺术,也许就是因为他腿疾行走不易,才让他有比常人更敏锐的心灵,能捕捉到更多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有那么精彩的文字吧。也是怀着对他的几分尊敬,还有我本人对《我与地坛》浅薄地感悟和启发,写下这篇读后感。
一、关于史铁生的写作生涯
我想最初,史铁生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吧。经历了顽皮的童年少年时光,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努力奋斗。如果一切如常,他大概率会和平凡的大多数人那样,过上朝九晚五、结婚生子,最后自然的老去。
只不过他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1岁,逐梦之路刚刚开启的时候。突然间瘫痪的噩耗,打破了他所有曾经坚持的信念。他也不得不重新作出人生选择。相信任何人在遇到这种事情时,都会产生极度消极的情绪,甚至想过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最终还是选择顽强的活下来,咬牙坚持最初的难过,并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坐在轮椅上,不能走太远,定期还要透析治疗,这让他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人生,并最终决定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成为一段段文字。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成为一个作家。既然腿不能动,脑子和手,依旧能成为成就自己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一个几乎哪儿也不能去的人,他会珍惜自己能去的每一个地方,他就把那个影响他一生的地方,地坛变成了带着人生哲思的文字。每一处景致,每一个游人,甚至花草间的蜂蝶,都是他笔下的风景。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他都会认真思考并记录,最后成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他也会回顾心路历程,这一路走来,遇到过哪些人,和他们产生过怎样的交际,有了这些,他的内心格外充实,而笔下的文字,也同样充满了灵气和让读者深思的东西。
文字成了他的朋友,是他的精神寄托,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人,当然会写出一部部经典的作品,而他也终于完成了人生的使命,最终成就了自己作家的声誉,也留下了一部部必将流传后世,启发无数人的经典著作。
二、震撼我的那些文字
《我与地坛》我读得不算太细致,但每遇到触动我的地方,我都会做上记号,去细细品味。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
最初,我决定买这本书,就是被这句话打动的。我想起那几天,正在经历一些影响我未来的事情。我一直自诩为“明白人”,却还是在那个时候,产生了很多关于人生的困惑。而当我看到这句话时,突然有些感动,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好好生活。
想想史铁生的人生,他遭遇了那么多坎坷,一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他却在地坛,这个每天只能去那里排遣心中郁结的地方。看透了地坛里所有的风景,只在一个神奇的瞬间,好像是一束光照进了他内心的晦暗领域,将那些悲观和绝望彻底赶走。
这段文字,正是他内心的坚定,无论生活多么糟糕,前途是多么让人恐惧和绝望,既然来到这人间,也就要坚强地活着,去解决这些问题。至于逃避,也就是寻死,那大可不必,因为这一天总会到来。当解决完所有的问题,放下压力,含笑离开,这样满足地走,不就是一个让人欢乐的节日吗?
那么就好好活着,向死而生就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时离开,定然会是一种酣畅的释怀。
那此年我们俩常一起在这园子里待到天黑,开怀痛骂,骂完沉默着回家,分手时再互相叮嘱: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我与地坛》
在这篇《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记录下了他在地坛中邂逅的每一个人,因为他几乎每天都来,也就和其中一些人成了朋友。这是一位每天都来地坛练习跑步的人,他想以此来改变命运,只不过时命不济,命途多舛,他每一次的努力提高,都只是换来因为规则改变,导致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直到他在三十八岁“高龄”破记录跑得第一名时,却被专业队教练告知: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这样的人生,是否足够悲催呢?
两人都是如此失意,可谓同病相怜,也就成为了朋友。一个是命运不公,一个是造化弄人,他们都成了在地坛里,默默发着怨气的“愤青”,而他们唯一能做的,除了嘴上喊着活不下去,并不时发出各种咒骂,以此作为宣泄,而在骂过后,又不会较真,只是调侃着来一句再试着活一活看。
细想想,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一边咒骂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会自嘲自己的无能为力,甚至在脑补着各种“爽文”里的情节,以此来安慰自己,麻醉自己。不过当发泄完了这些消极情绪后,又不得不继续去面对那些让人糟心的事。也都期待着,熬过这段艰难,总会迎来希望的曙光。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我与地坛》
在苦难中,史铁生感悟到了更高的智慧,会渐渐发觉自己也难以免俗。当看到自己被内心的欲望裹挟着,就会被如何写出受欢迎的文章,或者畅销书而烦恼,结果就成了生活的人质,凡事都身不由己。
当他尝试看清自己的欲望,并放下执念,也就慢慢发现内心的恐慌在慢慢消失,最初写作时那种快乐又回来了。
如果说人生是个舞台,台上的每个演员都会为了名和利在卖力地表演,为了给台下的观众呈现更多精彩的节目,不管这些演员是否愿意,他们都竭尽所能去投其所好地讨好观众,这样,他们就沦为了舞台上的人质,一切的举动都由不得自己,有一股外在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观众的期待,市场的预期,在催促着自己去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也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和欲望。
台下的观众久而久之也难免陷入台上的故事里,入戏太深,渐渐不能自拔。这时候,他们也会要求看更好的戏,更高的期待迫使演员不得不去提高,这样双双都因为欲望而入戏,期待却无法满足。而如果观众保持清醒,台上的演员也就不再是人质,一场阴谋便就此粉碎了。
史铁生总能用一个深刻的比喻将他的人生感悟写出来,而且这个比喻只有在自己身处在某个环境中,经历某个人生阶段时,才会恍然顿悟。此时我是谁的观众,又在哪个舞台上当别人的演员呢?我能摆脱人质的命运吗?至少目前,我觉得很难…
那时候,爱情如同一名逃犯,在光明正大的场合无处容身;戏里不许有,书里不许有,歌曲里也不许有。不信你去找,那时中国的歌曲里绝找不到“爱情”这个词。-《黄土地情歌》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要面对这个时代的环境所带来的问题。而这个环境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史铁生所处的正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的国家百废待兴,四个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怀揣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豪情壮志,奔赴农村基层。
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大家都会全身心投入到建设中去,努力创造更多价值。而有了发展的决心,也就要有毅力去克服眼前的困难。最大的困难,除了物资,还有精神。那些青年男女在一起劳动,他们还需要去对抗男欢女爱的天性。恋爱在那时也不被提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如毒蛇猛兽般,不应该触碰,就好像是与一直所秉承的建设祖国水火不相容一样。
但也总有一些敢于直面内心情感的男女,他们在劳动之余,用隐蔽含蓄的方式相爱了,有时候会忍受着别人不友善的目光去爱,在那荒凉的地方,去对唱一首黄土地情歌。我当然和史铁生一样,对于这样的感情,由衷地祝福和钦佩,因为至少那一刻,他们敢于在众多反对声中,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
如今是自由恋爱的年代,我想,现在这样的新生活,是老一辈默默奉献,忍受着孤独寂寞,压抑着内心的本能欲望,用他们的放弃爱,成全了如今我们可以自由去爱,他们同样是伟大的。
我看出来了,如果我再从头开始设计,我必然还是要得到这样一个结尾。我看出来了,我们的设计只能就这样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不知道还能怎么办?上帝爱我!-《好运设计》
史铁生是个内心丰富的人,即使被困在轮椅上,也还会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去回忆,去感悟,当然也会幻想。
《好运设计》便是一篇想象的文章,史铁生结合自己人生中不幸,给自己假设了一个幸运的人生。他想若来生能自己设计,他应该过怎么样的生活,他不想生在大富大贵之家成为纨绔子弟,他只想在小康之家,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份事业,有一段爱情。
但他却又觉得这样的人生什么都被设计好了,会过得没有滋味,事业会平淡无奇,爱情也一潭死水。他便希望是经历一些艰难险阻,最终收获事业的成功,得到所爱之人的接纳,抱得美人归。这样才是完美的。
在不断思考中,他又明白了,最应该把握的还是过程,不必想着结果,在过程中去体验人生里的是是非非,哪怕是开局不利,哪怕一路都是艰难困苦,灾祸不断,只要用心去体验,去感悟,这同样会是一段精彩的,传奇的人生。
所以,人生何必去设计,接受那个身份带来的种种遭遇和不幸,用心体验这样的人生带来的悲喜,过好今生就好。那些苦痛其实也不值得一提,其实,那是上帝对我们的爱。
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他说得很平静,我漫不经心地附和,我们都已经活得不那么在意死了。-《记忆与印象1》
向死而生,本就是人生的常态。从人初生开始,就在一步步朝死亡逼近,只是最开始时,尚有几十年的生命可以挥霍,对于死亡那么遥远的事情,还看不清。
不过后来,看到身边或者影视书籍里,讲述着关于死亡的事情,明白那是一场再也无法相见的永别,再想着自己说拥有的生活,想到会失去,便害怕起来。
再后来,也许是面对的死亡太多,亦或是懂得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超然物外的心态,相通了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再那么害怕死亡了。尤其是知道人终有一死,众生皆是如此,那又何必去逃避呢,那就过好每一天,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人生长度,其实也是变相延长了。
史铁生说人是一点点死的,那是因为会渐渐在对人世的体验中,一点点参透生死。这篇《记忆与印象1》正是记录了他的几段成长历程,小时候的周边的建筑,陪伴自己长大的亲人,都在不断传授给他一些人生的道理,他敏锐地捕捉到那些感悟的细节,必然让他对人生的感悟格外深刻。懂得了生的意义,面对死亡才会更加从容淡定。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老师的人生感悟,几篇散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所传递出人生的哲理,也让人在感慨中,体会到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我与地坛》也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阅历,读出不一样的震撼来。我也读出了让我震撼的文字,我相信在未来,当我再次翻开时,还会被新的感悟所震撼。反正,一本好书,必须值得在不同的心境里反复阅读,《我与地坛》就是这样的书。
最后,向史铁生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