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期 【听课有感】

      诗坛一圣手,天地一沙鸥   

      ——由郭霞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到的

                          文/高平六中王晨阳

    上周,我们进行了大教研活动,一起听了郭霞老师的“我为杜甫发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研活动,很有感触。

    非常敬佩郭霞老师的用心。

    导入简短而有力度,快速引入情景,然后迅速切题,展开一场十分精彩的辩论:

    【观点】不喜欢杜甫,感觉杜甫活得一点也不像李白那样潇洒。甚至很矫情,总爱感叹,常常自哀自怨。

    正方:“我”是在自哀自怨

    反方:“我”不是自哀自怨

      明显感受到,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大量准备的,对于正方和反方,都有十分鲜明的观点和态度,并且能够结合文本进行论述,课堂反响热烈,学生们也十分投入。结尾部分教师总结,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以一个“叹”字收尾,杜甫叹自己,叹苍生,叹家人,叹世道,无不展现出一个诗人广博的胸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到此处,课堂已经引入一个老师所创设的具体情境,层层迭起。

      在课堂的后半部分,郭老师借诗赏诗,通过《望岳》、《春望》等杜甫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品鉴,丰富了学生对杜甫人生经历的认识,从而使得“诗圣”这一名号呼之欲出。



      纵观杜甫一生,总要感慨他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成长于那个歌舞升平,四方来贺的大唐盛世,他幼时,往往走过洛阳繁华的街市,或是看公孙大娘舞剑,或是看吴道子的壁画,他心中总是充满自豪与震撼,他就是在这种充满生机的时代氛围中长大的,所以当他漫游齐鲁,东望泰山,不由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他用十载寒窗,十载漫游,不断积蓄力量,可当他正要摩拳擦掌,在这锦绣山河大展宏图之志之时,陪伴他长大的那个“开元全盛世”却凐灭了它的荣光,他只能在权贵之间周旋应对屈于现实,只能用诗文诠释他的朝拜之路,可是他得到的却是日益贫困的生活,是幼子的夭折,是国家的动乱,于是,他被迫着卷入了历史洪流之中。


      在山林中逃难,在敌军中躲藏,时刻防备着流矢、野兽与叛军,就是这样的生活,耗掉了他的大半生,我们还记得那个望岳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可是自经历了国家的战乱,亲人的离散之后,登高只会带给他更多伤痛,他登高赋诗,却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登上岳阳楼,看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雄浑阔大的景,可是他心里却只剩“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凉凄苦,然而,即使在他遭受了上天给他的一连串打击之后,在落魄病痛中颠沛流离之时,他也还是没有忘了他的国家和人民,他比笔为矛,将残酷历史写入诗篇,时刻为国家的局势思虑,为百姓的生活忧心,自身的凄惨境地没能让他心酸流泪,可一想到战火中的国家人民,他便“凭轩涕泗流”了,正如他在风侵漏雨的茅舍中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样,不管经历多少磨难打击,不管见过多少黑暗腐朽,他也仍是那个始终心怀赤子之心,向往光明的飞蛾和螳臂,他可能无力改变什么,但对他来说,放下最难,他可以放下自身的安慰苦痛,却独独放不下百姓的痛苦,所以,他当得起“诗圣”二字。




      翻开一本杜诗,我们能读出人生的不易,从而珍惜每一寸时光,用心地生活;翻开一本杜诗,我们更能读懂生命的坚韧,进而从容面对苦难,在最狭隘的石缝里开出一朵花来。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对于杜甫来说,人生的苦难是底色,热爱是本色,历尽磨难,却仍能深情热爱世间万物。

    杜甫便是如此,他用生命写诗,从草堂到诗坛,从小我到大我,从小家到大家,从诗人到诗圣。一生饱经风霜,饥寒交迫,却留给后人最温暖的感动与启示。



附——杜甫人生轨迹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 公元712年——742年)
杜工部像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 公元742年——756年)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公元756——760年)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安史叛军对杜甫诱以高官厚禄,杜甫对此断然拒绝。杜甫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公元760——770年)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到了成都,投奔好友严武,住在杜甫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晚年的杜甫,飘泊无依,疾病缠身。他比喻自己就像那天地的一只沙鸥一般,孤独无依,令人心伤。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本段参考: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冯至《杜甫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