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过年,除了压岁钱还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主要是不用上学写作业。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年龄也在一点点的长,现如今临近过年时却很是反感很是讨厌新年的到来,也很是好奇那时的年味去哪了呢?
现在的每一天 很多人,无论大人或者小孩儿,都有一种沉迷诸如,小说,游戏以及短视频和直播。大人遇到小孩儿玩手机,第一的反应就是玩了一天游戏,似乎小孩也只能玩游戏一样,其实在小孩儿的视角来看大人何尝不一样呢?
当然这些情况不包含所有家庭,但这种概率是极大的,以至于小孩儿会有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感受,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人出来辩驳说自己一天天的上班干活多累什么的还不能放松放松……这时候我们就要想一个问题“小孩儿为什么要玩手机?”
大人说小孩儿上学轻松,一坐一听一聊天下课还能玩简直简单的不得了,其实在小孩儿的眼中他的一天同样很累。想和你说一下很累然后学校里的朋友怎么怎么样,其实就是想获得我们的关注认可而我们都会以过来人的角度说不累,遇到事应该找老师……应该怎么怎么做很少说明原因有时即使说了孩子没有理解我们也懒的解释,反反复复所以小孩儿渐渐不想和我们说话,他的渴望认可和获得存在感等等的各种需求也只能在网络当中释放。没有任何一款游戏全部只有一个人在玩,没有一本小说只有一个人在看,其它亦然,这是群体因为我们小孩选择了这个群体,这时候小孩更不需要找大人倾诉了,而这时候我们还在埋怨,小孩沉迷游戏,有事不和大人说……
“为什么沉迷网络?”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其他人,他的回答是:现实生活缺乏乐趣得不到满足与认可。这是成年人的答案。试问成年人如此更何况小孩儿呢?
我们与小孩儿和其它亲人有了隔阂自然就会有争端,有时还是一些小事,但爆发后是数以万计的情绪。我们爆发压倒对方的方式只有两种“说服和武力”经常性的吵架压制对方才能作为胜者,对方的话还没有说完,兴许只有几个字出口就被你快速否定,另一方的委屈只能沉寂在心底深处,有时你当着别人的面哭了,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对他怎么怎么好,然后他还怎么怎么样,换来的是众人对你的援助和对你的无理由维护以及对对方的各种理由的指责。殊不知那个夜晚看似坚强的他,枕头上全湿了而你还在睡着觉。
认可真的这么难吗?我们对所有人说工作累然后忍受了坚持下来,但无法容忍另一个观点的存在,何必急着否定他,不妨听他说完也不必搬出各种各样自己胡编的人和事来争夺这所谓的第一。
近些年,心理疾病出现的愈发频繁,抑郁症这种患者更是普遍。难道这种争论真的要有一方无可挽回,才能理解和后悔吗?
过年时,我们之间的距离看似很近其实很远,网络成了另一个家另一个体贴的情人。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制加在别人的头上,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和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指责玩游戏沉迷网络……父母与孩子的争论永远存在。而孩子热闹的性格在过年时也成了亲戚口中的:
“孩子这么小就成熟懂事……”
父母也会象征性的回一句,肯定的我们教育的很多,方法有多好……
——倾听吧,不要让年味随烟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