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是2017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设立一种疾病,归类为卫生疾病。
如果你的孩子打游戏,而且沉迷,一个妈妈你想改变孩子,让他离开电子设备,是愚蠢的。居然改变行为没有用,到底怎么样才会有用呢。
对于游戏其实在意的不是行为,在意的是他这个行为带来的结果。眼睛近视成绩下滑。如果你的孩子天天手机平板,考试还是轻松的班级前几名,请问你还会意他玩游戏吗,其实你在意的是他玩游戏影响他的学习。在意的是行为带来的结果,。改变行为的方式有用吗,或许改变好多年了有改变吗。我们改变不任何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妈妈查觉到自己的情绪了吗,一言一行一个脸色都传递着你的情绪,你的状态是通过你的身体传呈现出来的。你对孩子游戏沉迷各种焦虑远远超过游戏对孩子的危害。
打骂,各种限制,孩子依旧游戏沉迷,对吗,一个人的行为一定有一个情绪在推动他,当你的孩子游戏沉迷,想想你的家庭,作为父母,你给孩子创造了什么环境,让他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让他感到温暖,关心,疼爱。还是冰冷,无助,无奈。当这个孩子没有强大到能正确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就变成了他内心的冰山。这座冰山日积月累,越来越厚,这个时候,你就断了和孩子的联系,孩子的心门从此关闭,所以变成情绪前, 它可能是一种感觉,妈妈你能看到了吗,那就是游戏给他带的成就感,满足感,被需要感,价值感,甚至还有幸福感,这些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再有你有没有感到孩子也是有压力的,他作为你的孩子,你各种要求,各种唠叨,干涉,甚至把他当成一个模具,一刀一刀在雕刻,还不能反抗。然而学校压力,同学关系压力,孩子会无助,压抑。
特别孩子五六年级,接近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带来的压力,孩子的无知,无措。二胎的放开,很多家庭生了二宝,导致大宝因二胎失宠带来的压力,或许他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等等,但如果这个世界太好玩了,比游戏有趣一百倍,你说游戏还能沉迷吗。每一人内心都有一座冰山,海平面以上的我们都能看得到,如打游戏,不上学, 打架,甚至逃学。透过这些看到什么。家庭给的关心足够吗,爱够吗,包容够吗,等等问题需要一层层去反思。
当你的孩子游戏沉迷的时候相信你也会觉得天都塌了,你各种办法都用了,有用吗,当面对孩子网瘾的时候,你除了指责和焦虑,没有协助他面对压力,也没有帮他舒缓情绪。
我们有没有看到,沉迷游戏此时只不过是孩子处理当前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当我们要强行拿走他的方案,却不给于帮助,是否可以理解他为什么暴跳如雷,哪里有压力哪里就有反抗。如果这个孩子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那就等于没有自我,作为父母你想想多可怕。孩子以后怎么在社会立足。
我们来听听一个12岁孩子的分享,12岁之前他是一个乖乖女,伴随家庭的变故,她沉迷网络,家里来客人了,父母会说,你又在那网游戏,你跟我们说说话呗,那时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没那个能力,我不知道如何跟大人互动,一互动我就紧张,游戏能让我放松,不再尴尬。我喜欢游戏给我的环境,没有压力,有成就感,这是现实中得不到的,
12岁女孩的最后的分享是,妈妈的信任和陪伴让我走出来。妈妈的信任让我有了安全感,我也看到妈妈的改变,刚开始妈妈会邀请我一起出去玩,我觉得拉我出去的目的是让我离开游戏,听她的各种教育方式,教我怎么爱学习啊,怎么怎么的。我不爱听,嫌她烦。我选择不出去。妈妈看到我不愿意出去,居然说要留下来陪我,还说放开一天网游戏,还让我教她玩游戏,这一天我们吃了一天方便面。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和妈妈互动没那么难了,原来妈妈妈妈打游戏不如我,比我笨,和妈妈交流也很开心,妈妈还敞开心扉说,给我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让我不要再偷偷摸摸的,藏着掖着,而且妈妈最大的改变是,不再不停的唠唠叨叨,不再时时刻刻盯着我。妈妈放开让我玩时候,我觉得游戏也就那样,也没有多有诱惑力了,慢慢的我从游戏的网瘾中走了出来。
其实面对游戏,妈妈们也不用过度焦虑,1,家长要理解孩子,2家长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3,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之所以会迷上电子游戏和网络,主要出自于自身心理需求,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尊重和满足他们,一方面满足孩子正当上网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其他渠道来满足。比如,有的孩子是出于孤独而上网,这时候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聊天给于亲情的关注。如果孩子缺少社会交往,通过上网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获得更多朋友。增加孩子的、和长辈的互动,让他克服心里的恐惧和不安情绪。鼓励孩子的信心,克服挫败感。4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规范作息。
最后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一张白纸,画什么,怎么画,父母就是榜样。一个60分的父母,怎么要求孩子80分。降低要求,给孩子足够的关心,陪伴,爱。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的情绪直接反应了一个家庭的氛围,老师一直说妈妈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当妈妈情绪不那么焦虑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也会好很多。整个家庭的氛围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