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妈妈叫外婆,我妈妈是我孩子的外婆。
我怀孕初期,妈妈就一直陪着我。妈妈照顾月子里的我,照顾襁褓中的女儿,妈妈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小学,直到初中。羡慕女儿,一路走来,十几年如一日,她一直有外婆的陪伴与呵护。记得女儿还和外婆登台合唱,参加了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哦。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老太太,为了外孙女,现学现卖,在那么多孩子和家长面前唱歌呢!这是我妈妈毕生难忘的经历,也是我女儿成长路上的美好回忆。女儿总说喜欢外婆,谈到外婆总是很开心。
现在,女儿上高中了,妈妈终于回家陪爸爸了!晚自习下课回家,女儿常会打电话问候外婆,关心外婆。外婆也时常在电话里念叨女儿,关心女儿的学习,总是问: 宝宝考试怎样啊?考几分啊?与某某比较怎样啊?
女儿都高中生了,站起来比我高比我壮,可是在外婆眼里,她还是那个小毛毛头,是宝宝!
我妈妈的妈妈,我的外婆在我年幼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妈妈说那年我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所以我对外婆没有印象。
其实,在我的脑海里,外婆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因为我小时候舅舅家墙上的相框里有外婆。
我依稀记得外婆穿着旗袍,梳着那个年代的发髻,坐在靠椅上,膝前站在一个穿褂子的胖乎乎的女孩,那是我妈妈。曾经,这张照片一直挂舅舅家的墙上。可惜,那年舅舅家的老房子,外公外婆留下来的老宅失火,仅有的几张外婆和妈妈的照片就那样化为灰烬了。
墙上的照片没有了,只剩下记忆里的外婆。
小时候,春节去舅舅家拜年会路过外婆的坟地,我们姐妹几个会与爸妈一起去祭拜。外婆的坟地就是那时候的我对外婆的另一个认识。
读中学时,妈妈偶尔会提起外婆,但我不怎么在意那些,也就不记得妈妈说了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妈妈成了外婆后,我开始惦记外婆,也就从妈妈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外婆的事。
外婆出生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外婆的几个兄弟都是饱读诗书之士。但是,不知为何,他们把外婆嫁给外公续弦。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外做生意的外公居然私自又娶了一房。外公根本就没敢把小老婆带回家,一直住在外面,因为不是明媒正娶。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外婆就这样带着年幼的舅舅和妈妈在老家,受苦受累,一直到病死都没再过上一天好日子。临死前的那段日子,外婆总想着,要是能吃一只鸡就好了!可是,那时候的外婆因为食道癌晚期,根本无法正常进食,据说只能喝稀的。其实,那时候家里很穷,就算外婆能吃,家里也没钱买鸡呀!
可怜的外婆,为什么不带着儿女会娘家呢?听妈妈说,有那么几次,外婆带着舅舅走了,好像是回娘家去,留下妈妈,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女孩,跟着她的奶奶。我问妈妈,你怎么不跟去呢?妈妈说,山路遥远,外婆抱不了她;更主要是妈妈是个女孩。哦,女孩!重男轻女的年代! 难道是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饱读诗书的兄弟都干了啥? 不去撑腰? 旧社会呀!或许他们想过让外婆带着舅舅离开,但不要妈妈这个女孩。
我想,外婆肯定也是舍不得女儿,因为娘家只接受外婆和舅舅,不想要妈妈。于是,外婆靠自己的双手,一个人把一双儿女扶养成人。一个小脚妇女,靠什么挣钱养家呢?
妈妈常说,外婆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也很能干,心灵手巧。外婆每天晚上挑灯绣花。外婆绣的十字绣,现在还有几幅,在妈妈的包袱里。记得女儿小时候,妈妈拿来一个外婆绣的小肚兜给女儿。外婆也替人做衣服,手工缝制褂子,也替人纳鞋底,做布鞋。
外婆每晚在昏暗的洋油灯下绣花,舅舅在一旁读书识字,妈妈则呼呼大睡。偶尔,妈妈也会跟舅舅一起读第几页书。也许是常年累月劳累,外婆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外婆一个人要养一双儿女,所以日子很艰苦,一家人只能省吃俭用。
妈妈说,我一周岁那年的春天,外婆天天抱我,因为妈妈要上山去采茶,就是挣点钱,维持家庭开销。那时,外婆已经病得不轻,只是当年医疗没有现在先进,外婆也没那个钱去大医院检查,于是不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亲爱的外婆,也曾每天抱着妈妈的宝宝,等待外出干活的宝妈回家。宝宝饿了,外婆喂宝宝几口米糊。
现在,我的外婆守着家乡的青山绿水,祝福着我们。每次回老家总会路过外婆的山坡,外婆守望着我回家和外出之路。
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