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二月的尾声,再来分享五本书。还是那句话,书读多少不重要,只要有收获,一本就很好。读书就是看世界,读书就是养气质,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如果你手边也有心心念念的好书,不妨留言分享。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王小圈
发现这本书纯属意外,也属于惊喜。
因为我对这样的鸡汤题目是免疫的,类似什么“你是你强大的唯一敌人”“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找借口不如找方法”这样的书,我通常都是一笑而过的。
而且我应该也不是这个题目的读者群。
什么人需要这本书?觉得自己不够有趣的人。
我么,嘿嘿嘿嘿嘿,你猜。
我只是好奇这个题目能写成什么样。
结果很意外,这本书很好,好到我希望你也能看一看。
这本书不只是讨论有趣,而且讨论如何变得有趣,干货满满。
三个特点,一是素材丰富,旁征博引;二是语言通俗,读来不累;三是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相信我,没错的。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蔡康永
这本书有两本,我只推荐第一本。
我估计蔡康永没想过写两本。
不是第二本就很烂,只是第一本已经很到位。
而且我认为说话的那些基本原则,一本就够了。
说话是表达,是口才,口才的背后是什么?
是情商。
所以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直是倾听非常专注,语气如坐春风,叙述娓娓道来。
心里有别人,眼睛里有别人。
别人眼睛里才有你。
大家心里彼此有彼此,这样的交流才是享受。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约翰·赫斯特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极简。
不仅仅是篇幅极简,语言也极简,非常难得。
我们去书店总能看到各种挂着极简史的作品,从语言到篇幅都挺吓人。
在讲欧洲史的著作中,这本书应该是最短的一本了。
但是,简约而不简单,
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明要比欧洲文明进步,然而世上第一波稳健的经济发展首度发生在欧洲,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其他许多代表现代的标记也是发轫于欧洲。
为什么?
这本书里有一些笔调清新通俗易懂的总结和探索。
有些书一遍都看不下去,也有些书要看不止一遍。
这一本就是。
《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
韩毓海
今年,这个名字注定要被无数次提起。
但是,很多人还是敬而远之。
这本书应该是个很好的桥梁,风格通俗易懂,或者说浅显易懂。
章节全是问题导向,马克思有什么用?
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完全一致吗?
写给少年的书,看完了再说青年的事儿。
出版社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如果这个出版社的书你读起来都有难度……
孩子,加油吧。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徐川
题目很大,作者很熟。
熟到不太好自我表扬。
内容相当用心,故事还算丰富。
有青春与梦想,有磨难与成长。
有理想与信仰,有诗歌与远方。
还有两位重量级大咖作序推荐。
最后真诚地“把我说给你听”。
喜不喜欢,你们说了算。
写在后面:天气渐好,气温回升,春天就这样扑面而来。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志士不负春光。开工动土,风雨无阻,再次开启我们彼此陪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