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是一个较大的人生转折点。在这之前,他的主要教育者是家庭或幼儿园,甚至有些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只是父母亲。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有必要提前了解每个学生在上小学之前的教育情况、健康情况、家庭情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指出:“那些在叫骂、训斥、无情对待、互不信任、受到侮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特别难教育的。”家长的阅读习惯和智力兴趣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
如果把儿童带到大自然中去,他们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些儿童会特别留意观察自然现象,感受其美,这种儿童的形象思维较好。有些儿童会思考自然现象的成因,为什么有花开花落、日出日落,为什么蝴蝶会飞,这种儿童的逻辑思维较好。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建议帮每个儿童发展这两种思维,即“既不要给以片面发展,同时又要关于把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引导到最适宜他的先天素质的轨道上去“。
儿童的阅读,通常先关注图画,后过渡到关注文字。苏霍姆林斯基在《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中提到带孩子去观察自然的经历。对孩子来说,写在甲虫图画下面的文字,也像图画一样。隔了一段时间,当教师教孩子们“甲虫”的单词时,孩子居然都记得。这种带孩子到“词的源泉”去的方法,让孩子们以最生动的方式学到了该掌握的知识,而且内心激动,永难忘怀。
为了帮助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苏霍姆林斯基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中提到了使用民音积累的“谜语小故事”,类似于中国的鸡兔同笼。他认为,“在童年时代,解答取材于周围世界的应用题,能够激发思维,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