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公司集体活动,到达目的地之前,导游建议每个人都到大巴前面做一下自我介绍,说虽然都是同事,可也不见得私下里互相会很了解。大概格式是:我是XXX,来自哪里,兴趣爱好,去过哪里,印象深刻的旅行等。
千帆当时就澎湃了——你这丰富的人生经历,三言两语从哪里说起呢?千帆你到底是哪里人啊?
其实满打满算,在将近过半的人生里,千帆只有三分之一多点的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千帆君由于从小成绩极其优异而稳定,十六岁就毫无悬念地考上了当时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初中中专,跳出农门,到了南京上学。而那个时候,大概十八岁之前是没有身份证的,所以,千帆的身份证号码是南京的,户口毕业时落到了宁波,家乡是山西,现居在杭州。但无论到哪里,千帆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山西人!”因为人对故乡对土地的眷恋是天然的,是最难以割舍的。
一说起家乡,千帆心里马上就涌起千般眷恋万种柔情。千帆的家乡位于晋东南地区,那是一个有着不错的小气候的北方小县,保存着华北地区最大最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有着风光独特的高山草甸,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古人类遗址,野生动植物繁多。人文方面,这里有着很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明清时由于科举考试成绩突出,阳城与陕西省的韩城和安徽省的桐城同列为全国文化名城,并称三城,康熙帝帝师,康熙字典主编陈廷敬一门九进士,三世六翰林,其故居现在是全国首批五A级景区……
可是,可是,千帆你现在真的还能算个山西人吗?每次回家乡,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你户口不在这里,社会关系不在这里,工作不在这里,生活不在这里,成年后,你甚至没为家乡做一点贡献,除了满满的回忆和深深的爱,你还有什么?更进一步,当你老了、死了以后,这里只会是儿女概念上的故乡祖籍了,想想都有一种淡淡却很痛的哀伤……
故乡啊,原谅他这个游子吧,就算他这二十年来在外面满世界游荡,你仍然是他最真的依恋和最深的牵挂,至少,你还给了他心灵安放的地方。年轻时他也曾试着回家乡找一份工作,可那个年代少不更事的选择让他毕业时没有足够的资本与学历在家乡找一份好点的工作,而且,虽然他深爱着这块土地,可这儿同样不是什么人间净土,有着和全中国一样甚至更加严重的关系网,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让自谋职业都不太容易……
年少时,满脑子都是青春的梦想和激情,生活像一卷美丽的画轴慢慢打开,从眼前一直伸向天边,每一点的学习,每一次的阅读,都在强化着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就像巢中羽翼初长的小鸟,哪里会考虑什么风雨阻挡和觅食艰难,一心只想着展翅高飞。
工作后,躁动不安,仍然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心态,安定的生活难以盛放下梦想,理想的生活总是在别处,仿佛别处才会少了现实的牵绊和束缚,别处才有人在征途的感觉。
日子在不安分中一天天过去,梦想尚未落地,躯壳却在衰老,不知不觉中必须要安定下来了,家人不喜漂泊,儿女要上学读书,在当前一切都和户口房子捆绑的情况下,千帆才猛然发现,曾经的梦想与不安分耗费了多少现实的时间和资本。“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安定下来,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接受和认命、妥协,是的,必须认了,可是,心归何处呢?在他打拼漂泊的日子,他一定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经过的城市很难让他有归属感,他拼搏半生,终于赢得一块栖身之地,他的心灵就可以幸福地安放了吗?
父母始终都在故乡,那份温暖和牵挂也就在故乡,将来有一天父母走了,那份温暖和牵挂又到哪里去寻找?未来的某一天,儿女有了更高更远的梦想也要飞走了,他们这些新XX人、第一代农村移民,在这个城市真的就只剩空空的房子和回忆了。或许,到时他们会在这里守着儿女的牵挂,也可能追随儿女的步伐……
故乡啊,他的思念和回忆都在你那儿,可他一生不得不漂泊在外,他希望儿女对你也有深深的感情,哪怕只是从记忆上守着那份血脉的传承,可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的儿女不在那里长大,自然无法生出像他这样的眷恋。惟愿儿女以后不要像他一样漂泊半生仍心无居所,祈祷他们将来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受能力以外的任何因素制约,自由迁徙,处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