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國、沐叔
少女情怀总是诗。哪个少女不怀春?
李清照的爱情诗缠绵悱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席慕蓉的爱情诗柔肠百转,“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但当你读到“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句时,内心涌现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这样赤裸裸、毫不掩饰的爱情诗,属于一个叫做余秀华的女人。
她一出生就成了脑瘫,终身不能正常走路、说话,她其貌不扬、家境贫寒,这一切,都似乎与人们心中“女诗人”的形象相去甚远。
但她依然执着地紧握住手中的笔,大胆地憧憬着美好的爱情。
在《朗读者》的舞台上,这位女诗人艰难却坚定地朗读了她的著名诗作——《给你》。
我爱你。我想抱着你
抱你在人世里被销蚀的肉体
我原谅你为了她们一次次伤害我
因为我爱你
我也有过欲望的盛年,有过身心俱裂的许多夜晚
但是我从未放逐过自己
我要我的身体和心一样干净
尽管这样,并不是为了见到你
比起其他字正腔圆的嘉宾,余秀华的朗读,充其量只是读。
脑瘫的她口齿不清,你听她的每字每句都是艰难的,却又很动人,大概是因为深情和真心,我们感受到她绝望又无所畏惧的爱情,看到她的丰盛倔强的灵魂。
她艰难地追求着爱情,一如她艰难地活着。
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
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坚强不是一个好词儿
两岸的哈哈镜里
它只能扁着身子走过
——《我只是死皮赖脸的活着》
在很多人眼里,余秀华是不幸的。身染残疾,又偏偏出身贫寒。
但幸运的是,老实巴交的父母还是顶着别人不解的目光送余秀华读了书。
她的脚不行,手也不行。从没有加入过孩子们游戏的队伍,女孩儿们跳绳、跳房,她只能在一边望着。
于是,在繁重的学习和干农活之余,诗歌成了她唯一的朋友。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这么“死皮赖脸”地活着。
不说你在五月的光彩
你额上的露水
你枝桠间的鸟鸣
不说你开花时的骄傲结果的丰盈
不说你在月光里偷渡的爱情
——《写给门前的一棵树》
在每一个怀春少女的眼里,自然万物,无不含情脉脉。
那时的余秀华,心里也悄然生发出爱情的萌芽。
即使对着家门口那棵树,她也能幻想出一段月光下浪漫的爱情。
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者》第十二期节目中,作为嘉宾的余秀华坦言她害怕。“我真的很害怕,我也不知道我怕什么,越来越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而,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余秀华用诗歌抒发了她的态度。害怕,矛盾,束缚,尽管令人彷惶,但这些难受,是多少人的青春必然的经历?
她投稿给校刊,很快就被选用了。连语文老师也夸她很可爱。
空灵的笔触,清新的格调,余秀华不俗的才华也逐渐被人所知。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我爱你》
对爱情的渴望,余秀华从来不加掩饰。
早期的诗稿里,她会密集地专给某个人写很多首诗,那人的姓反复出现在诗中。
但这样的爱情里,却又夹杂着深深的自卑。
已经一路追到了爱情的门口,她低头看了看衣衫褴褛的自己,顿时没有了推开门进去的勇气。
在她眼里,爱人是一棵饱满端庄的稻子,而自己只是一株丑陋的稗子。
丑陋的稗子,就不配爱上美丽的稻子吗?这个答案,余秀华自己也不知道。
他揪着我的头发
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
他无能为力
——《我养的狗,叫小巫》
但命运却给余秀华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9岁那年,母亲做主给余秀华找了一个丈夫。
她曾试图依赖这个父母认可的男人,甚至恐惧他会逃走。
不料,结婚两月,丈夫醉酒,劝而未听,她第一次感到他“不可靠”。
此后丈夫不仅看不惯她写诗,还争吵不断,这段婚姻让余秀华备受煎熬。
儿子出生后,她彻底失去了依赖丈夫的幻想,开始与内心孤独的自我对抗。
我多么喜欢孤独
喜欢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在河边
洗去身上的伤痕
这辈子做不到的事情
我要写在墓志铭上
让我离开,给我自由
——《婚姻》
在这段并不幸福的婚姻里,余秀华也迷惘过。她想过离婚,却害怕父母和儿子被人笑话。
余秀华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说:早就想离婚,但父母不同意,理由是:要保持家庭的完整,不能让村里人笑话。不在乎别人说她荡妇,却怕“出了名就把老公蹬了”这种骂名,也怕离婚会害儿子找不着媳妇。
董卿在节目中问余秀华:最终为何做出了离婚这个决定?
余秀华说:痛苦的婚姻就像上天从她身上拿走的不会归还的一部分。
她拿自己的版税给前夫买了房子,才终于换来了一纸离婚证书。离完婚坐在出租车里,余秀华却说,“好像没什么感觉。”
这个渴望爱情的女人,勇敢冲破了世俗的枷锁,终于重新找回了自我。
那时候他们从池塘边走过,倒影婆娑
那时候云那么白,不理会这样的婆娑
我看见清风里的许多事物:繁茂和颓废共居一枝
他们的轻言细语里,摒弃了人间残疾
而光,把他们环绕得那么紧
我只想嚎叫一声,只想嚎叫一声
一个被掠夺一空的人
连扔匕首都没有力气
——《我爱着的都不是我的》
虽然不幸的婚姻给余秀华带来的只有伤痛,但她依然选择相信爱情。她不再扭扭捏捏,一旦遇到喜欢的人,便会大胆追求。
余秀华曾说,她爱过的人,虽没几个,但每次结果都很痛苦。
她说:“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生活给了我那么多伤痛,我把它们写成了诗歌。作品里可以随意写自己对爱情的想法,但现实中不行。现实中也那样的话会被抓起来。”
我只能,象她们一样哭泣,陷在长长的夜里
但我不能把肿眼留到黎明
我要活着,沾满烟火和污垢
我不能象她们一样,穿上高跟鞋
在明媚的阳光里读书
我只能在泥土里爬行
只有我的影子一直站立
——《我始终不能象她们一样去爱》
诗句中的爱情,虽然没有变成现实,但余秀华的诗歌,却一下子“火了”。
余秀华称自己是一个很纠结的个体。一方面她很勇敢,可以去主动追求喜欢的事物和人;一方面她又在逃避,很自卑。也许是这样的灵魂让她写出了诗。
幻想,她说她依靠幻想来活着。许多作家名篇也脱胎于现实与想象间的碰撞。我们期待一个既热情恣肆又精敏沉着的余秀华,为诗坛带来更多不仅令人感动,而且更加沉实、纯粹、有力的诗歌。
董卿这样评价道:
用最摇晃的步伐写出最坚定的诗句
这些诗句像阳光透过了水晶
折射出她的灵魂和光芒
她不惧怕命运的不公带给她的伤害
选择在诗歌里释放自己
有人说她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她坚决地说:“我不是。狄金森独一无二,我余秀华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
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正如董卿朗读的这首诗歌,余秀华的诗句既是深情的,也是孤傲的。她承认自己的渺小,却希望能被竖起不朽的墓碑。
贫寒的生活、不幸的婚姻没有打垮她,反而给了她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
通过诗歌,她有了更多的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于是,一个从小就要依靠别人生活的农村女人,开始昂起头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用金钱换来了自由,用改变换来了新生。
四十年前,舒婷在《致橡树》中宣告:“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四十年后,余秀华却在《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里说:“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她比舒婷更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她的爱情,也比舒婷更勇敢,更深沉。
任何苦难,都不能夺去一个女人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
做一个精神独立的女人。就像余秀华说的:以前我没有青春,现在青春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