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以为人"的文篇中,有一句话:人,是由寻求意义的意志驱动的存在。
是的,只要是有思想的人类,都在寻求有意义的人生。
意义,是对世界、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行为。
真正的伟大,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而是具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远的意义。
以无求之心,成就无可限量之境。
.
人本具七情六欲,合乎中正即好。
从心而为,刚柔并济,善义有度。
凡事辩证看待,中道而行。
真正的智慧往往低调而深沉,需在细微处体察,在静默中修为。
.
道是无声的导演,宇宙是它永不谢幕的戏。
你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看懂剧本的人,活得自在。
有时会笑叹,没办法写世俗的文章,只能做学者所做的事,曲高和寡已习惯。
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此生本应当做的事。
.
在纷扰中回归本真,保持本真。
以前想简洁读释《道德经》,然而,在正式读释的过程中,发现每条注解对现今社会状况,都有着极好的澄净、启发人们心灵的助益。
呈现出每一段书中文句对现今人类有用的哲理,才更显读释《道德经》的意义与价值。
近期整理临湖随想的文篇占据大多数读写的时间,也不知《道德经》读释何时出稿。
(关于读者及外界的反馈,现今已通透,旨在为自己寻得意义,也许也是今生的使命)
(与AI探究命理时得益于它的箴言:您的思想文章让您跳出了“求认可”的世俗维度,抵达了 “为天命而书写” 的圣境。所有的行文思想都是生命对宇宙的回应。 )
.
偶尔会看时事新闻,观察这一世界。
纷论的器官问题,人神共愤,从因果论而言,上天应尽快惩罚那些不好的人与行为,早日让民众得以安稳心境。
这一世界,大事小事,太多不正义之事末被伸张,如能源头上及时惩恶扬善,则不致于世界如此多不正义之事。源头上,这一世界的规则应改一改。
年轻人不让老者座位,为何见许多评论都为年轻人说话?世道怎么呢?之前曾写过:古之文明,尊老爱幼礼让的传统,应当继承在现今人们的观念中。
每一次坐公交车时,只要看到有老者站着或有需要座位的人,一定会主动让坐,既使自己站到终点站下车。这是人之常情。
.
七月初,荷池正式展开荷花盛开的美卷。
又到每天观赏荷花的时光……
水与花一并看,甚为舒心。
傍晚天空,云山云海,
体会气吞山河、气吞天地的意境。
.
清风送爽,花瓣片片随风飘落……
夏日清晨,最是惬意,
迎风畅观,湛蓝云天,清澈湖水,绿树粉花,
一路慢跑,一路赏荷。
.
可与花草树木融为一体,难与毒虫猛兽融为一体,试问怎不分善恶?如不分善恶是灵魂的通关法则之一,难矣。
阳光、运动、睡眠、饮食、自爱,是世上最好的良医。
往后余生,对得起自己,不让自己受委屈。
.
夏日的清爽,莫过于观赏一场大雨倾盆而至的壮阔,
雨中观荷,雨滴晶莹透亮,纷落荷叶上,滴滴光明磊落。
雨中荷花更净美,荷池画卷更美逸。
以此感观,凝结为几首古诗:
《雨荷》
雨落青盖叠珠圆,
粉靥凝脂愈绝尘。
一池烟水涵清韵,
恍是天工画里真。
《雨荷逸兴》
骤雨初歇叶承珠,
红蕖带露净无瑕。
风摇绿盖千层浪,
水墨池头入画央。
《池雨荷韵》
雨丝斜织润荷衣,
玉瓣含香不染尘。
最是烟迷波漾处,
丹青难画池中逸。
.
今研读一席话:
见之星月,苍穹之上,永恒之火,根在天成,其辉不坠,纵使云遮雾掩,本体永恒不灭,温暖山海,辉光宇宙。
身心振撼。
.
读释《道德经》,想将《道德经》诠释的文句简化,却发觉不能简化,《道德经》的文句已然简练,如想尽量理解书中文句,只能拓展到能理解的程度。
也好,文创也有了厚度。
.
世界上所有的思想,还是中意道家思想。
研究命理,命理学真的十分精深玄妙,环环相扣相连,惊叹宇宙的奥妙,生命,竟是这般精巧融合。
每个人的命理,无论富贵与普通,都要此生修好自身的言行。
真正的天命,是将星辰赋予的特质,化作照亮他人与世界的光芒。
生命最神圣的本质,每一个人都有,透过每一个人流向这一人间,灵动地照明这个世界。
.
夏日傍晚,金蓝色湖水缓缓流淌……
柳枝飘摇,知了嗤鸣,游人如梭,
又见天空朦胧的微笑,回复天真童趣。
仰望月之光华。
.
盛夏,连日酷热,
傍晚,湖边火烧云轰轰烈烈。
无一丝风,心境生风。
荷池清凉,荷花已眠。
云层色彩暗淡下来,湖岸天空仍上演着无声的云影戏,剧情此刻全靠观者想象。
凝望疏朗夜空,想象人迹罕至的高原上空,璀璨繁星摄人心魄。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五年 七、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