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 书写基层市场监管新篇章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基层市场监管所应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监管实践深度融合,以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典型示范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能。

一、以思想铸魂,筑牢监管为民的信仰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基层市场监管所直接面对群众,其工作成效关乎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实践中,需将理论学习与监管实践紧密结合:

1.强化政治引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将“监管为民”理念融入日常执法。例如每周组织执法人员学习《行政处罚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规,确保执法行为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

2.践行群众路线: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定期走访商户,既宣传政策法规,又倾听经营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将“鱼水情”融入监管全过程。

二、以文化润心,培育崇法尚德的行业风尚

精神文明建设需以文化为载体。基层市场监管所应结合行业特点,构建具有市场监管特色的文化体系:

1.弘扬法治文化:通过案例研讨、模拟执法等形式,提升干部法治素养。积极参加县局“以案释法”培训,通过典型违法案例的剖析,强化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

2.培育诚信文化: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信用监管相结合,推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落地。引导市场主体形成“诚信经营、以德立身”的共识。

3.厚植奉献文化:鼓励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监管为民”的初心。

三、以典型引路,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基层市场监管所应挖掘身边榜样,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1.推广创新经验:鼓励基层探索监管新模式。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2.关爱干部成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担当者撑腰鼓劲,激发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四、以实践赋能,推动监管与服务双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到实处。基层市场监管所应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效能:

1.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证照联办”“一网通办”等便民举措。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年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2.守护民生安全: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联合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铁拳行动”,提升群众安全感。

3.助力乡村振兴: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市场监管相结合。积极指导辖区生产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精神文明建设是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根”与“魂”。唯有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文化之力凝聚奋斗之志,以典型之范引领创新之风。站在新起点上,基层市场监管所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