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之后,五味杂陈。
一个内心极度缺爱的人,这一生是何其悲哀啊…
从这部电影可以折射出很多问题:
1.家庭教育问题是根源
父母对孩子无差别无条件的爱是非常重要的;父亲把更多的爱给了生病的妹妹,忽视了同样需要爱的松子。松子为了得到取悦父亲,得到父亲的注意,去做很丑的鬼脸,以至于形成了摆脱不了的条件反射。而妹妹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父亲很多爱。松子因为父亲的差别对待,将这种怨恨移嫁给了妹妹,认为一切都是妹妹导致的。后来终于忍受不了离开了家,才会发生后面一系列的惨剧。
2.成人后的自我救赎意识是重中之重
不是所有人的原生家庭都是完美的,成长过程中自己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许也有父母的问题。但是如果无法改变父母,那我们就要原谅父母的不完美,也要完全的接纳自己的缺陷。然后可以重新开始塑造自己的人生,家庭是种子、是根基、是土壤,但是树枝往哪里延伸是由自己掌控的,那就尽量往充满阳光的地方去吧!
3.不能失去自我
这可能也是因为内心极度缺爱,所以将爱的需求投射到了伴侣身上,哪怕牺牲自己也去取悦伴侣,以为这样可以感动对方,企图将以前缺失的爱补回来。
我记得《亲密关系》中写到过,成长后建立的家庭,是原生家庭的复刻,对伴侣的期望可能折射出对异性父母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对于交往的对象,她总是无条件的去满足,无条件的去配合,哪怕是突破自己的底线,甚至是没有底线。她对父亲也是一直如此,读父亲喜欢的学校,做父亲喜欢的工作…都是父亲喜欢的。唯独没有自己,松子似乎没有为自己活过。
失去家庭的爱后对自我放逐,不管什么样的伴侣,只要愿意陪在身边,只要不是孤身一个人,做什么都无所谓。她需要爱和陪伴,是什么样的人,什么形式的交往她都不介意。当失去最后一个爱人之后,松子对自己彻底放弃,整天关在堆满垃圾的房间里吃东西、喝酒、看电视,没有与人沟通的欲望…完全就是废物的样子。
4.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
其实女主角一直没有看到身边被爱的存在,她一生所求的父爱也是存在的,只是父亲没有表达出来。妹妹也是很爱她的,只是无法用行动去表达。所以她认为自己没有被爱着,对父亲有很深的怨气,并蔓延至生病的妹妹…一方面理解松子觉得松子很可怜,一方面又觉得松子作为一个成年人完全可以处理好这些事情。拥有娇好的面容,清丽的歌喉,善良的心,本来是可以光鲜亮丽的一生,但是因为无法理智地对待生活,因此只能坠入黑暗中摸索。可能电影也是戏剧性地放大了一些情感,想表达的点就是松子这一生的跌宕起伏。如果松子能处理好这些事情,完全就变了味,落入俗套了吧。
总结:不管什么情况下,不要自我放弃,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总是有人在关心你爱护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