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读书时代,能够很清晰地概括总结学习方法的科目就是『语文』『英语』,对于其他科目,我应该给算是蒙着过来的。为了能够给到孩子一些有技术性的学习方法,最近我在啃一本叫做《人是如何学习的》。
这本书真的是很『难』看,好多专有名词,而且名词里面套名词,描述了好多实验的过程,对于结论的书写又是专有名词(生物学、心理学一系列名词)。啃的过程相当消耗意志力,以至于读了一周才阅读了三分之一。
虽然科学家的名字也记不得,专有名词也写不出来,但,依旧按照惯例积累了几个词语。
元认知
知识迁移:学习某事,然后评价学习者把它应用于别的事情上的能力
线性叙事
概念教学在实践中的意义
拼图式学习、搭积木式学习
生活化教学
在本书的前三分之一的篇幅里,大致了解了人类大脑的生理运转机制,儿童不同时期的脑部发育路径预计在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大方式。
应试教育考察的是『记忆』及『解题应用』,重记忆轻实践。那么,记忆的方法就特别重要。未来,这一代孩子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记忆解题』,还要面对学校环境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迁移到社会中的各大领域。那么,从小的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步骤,解决问题的思路、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成人的学习目的分很多种,我的学习目的就极其的功利性,希望学到就可以拿来为工作和生活服务,不考虑修身养性的成分。但,我又是双标对待孩子的学习目的。对于孩子而言,学习不仅要有功利性(为未来储备生活技能),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能够发现和探索世界,进而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或者说发现自己的优势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之路,且阻且长且美好!希望我们都能够发现学习艰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