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不是他,就是其他名人):
爱因斯坦小时候上手工课捏橡皮泥,交给老师一个狂丑的橡皮泥小板凳(or椅子,反正是坐的)。老师很生气,说道:“你见过比这更丑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于是拿出两个更丑的小板凳——交给老师的已是最好的作品了。
该故事貌似出现在小学/初中的课本里——不是语文就是思想品德,总之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主旨大概是赞扬小爱因斯坦勤奋、认真、百折不挠之类。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只能说明两点:1、爱因斯坦捏橡皮泥的水平实在烂。2、爱因斯坦小时候有点楞。
想想,不是捏恐龙、捏变形金刚、捏飞碟或者孙悟空……是捏一个完全由长方体构成,技术含量不高的小板凳!这都能把老师气到,可见丑到一定程度了,可见爱因斯坦虽然后来智力超群,但小时候动手能力实在不行——至于捏了3个还是30个,并不重要——毕竟最后也没捏出好货来呀!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反应:“你见过比这更丑的小板凳吗?”此情此景,老师不是在提一个问题,而是在表达他的不满与气愤。好比吵架时我们会质问对方:“世上还会有比你更不讲理的人吗?”——可不是想搞清世上谁最不讲理。爱因斯坦,居然一本正经地拿出2只更丑的板凳,作为给老师的回答(足以入选《学生对老师的经典回嘴》)。这孩子若不是有意让老师下不来台,就属于完全不会听话音的那种,是个楞头青。听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很不招老师待见,这很自然,我要是老师,我也不喜欢橡皮泥捏不好还让我下不来台的孩子。
什么勤奋、认真、百折不挠,小爱因斯坦若废寝忘食、悬粱刺骨、不懈努力,不捏出象样的小板凳不罢休,或许可以考虑给这个评语。最起码不该只捏3个。就算他不止捏了3个,我也怀疑,一个孩子磨练捏小板凳的技术,该不该看做勤奋的萌芽。
只因为主角是爱因斯坦,连捏小板凳都有了特别的寓意。当一个人成名成家,他之前所有琐事破事都成了有意义且有兴味的事。这样说好像是在愤世嫉俗,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
汤因比有一个有趣的论断,“对我来说,修昔底德笔下的希腊,在1914年8月看上去就与1914年7月有着差异,因为在此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因为一战的爆发,修昔底德笔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冷漠的、微不足道的事实,而是一个散发宿命的,充满暗示的,有着惊人相似的“先例”。过去没有改变,但现在使得某个过去的重要性发生了改变,以这样的眼光看往后面,过去就仿佛改变了一样。
我想,汤因比是对的。
我们在名人的过去里寻找闪光的蜘丝马迹,寻找他们与众不同的线索,不仅仅出于因人论事、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试图总结出不变的规律、绘制出既定的路径,作为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的索引。我们对此的如痴如醉、孜孜不倦,和两千多年前去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朝拜、然后绞尽脑汁在神谕中寻找自己命运的人,有何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