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后,今天傍晚第一次回到老家。父母昨天上午就提前回来了,估计他们在衡水楼上这个年没过好,早就着急回村里了。只有在村里,在自己的老窝里父母才是真的踏实吧。以前总是怕老人在家里冷,暖气不如楼上好,愿意让老人在楼上住。今年也是因为疫情,父母感染比较晚,临近春节还是恢复阶段,所以就干脆没有回老家。
今晚专门安排叔婶、平哥宝珍哥亮哥华哥红昌等在家里吃饭,也算是过年热闹热闹。老家的人不多了,年轻一辈的都离开村子在外工作,基本都在外安了家,也只有在春节时才有可能见个面。
一个家族半个多世纪就会开枝散叶,各奔东西,老的日渐凋零,新的在崛起在生长,老屋荒败,村子里留下来的差不多都是老年人了。
记得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说过,也许以后村里人谈起老屋的主人,会说这一家人去了城里,再也不会回来。这种感慨,许多回不去老家的人都会有吧,这或许就是我们的乡愁。
明天全体教师培训,我没有准备书面材料。讲什么呢?还是老生常谈,读书,奋斗,拼搏,敬业?
老师们都是读完大学的人,道理人人都会讲。
明天讲点心里话吧,讲一下民办教育的政策,讲一下学校的发展趋势,讲一下对年轻人的希望吧,或者是一个失去了青春年华的人的悔恨和忠告。
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