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悠悠岁月的洪流之中,有一颗绚烂却又令人肝肠寸断的珍宝,此人便是南宋的才媛张玉娘。
张玉娘,降生于 1250 年的处州松阳,恰似一朵盛开于凡间的清莲。她生于官宦世家,自小就被知识的雨露所滋养,机敏聪慧,那娇小的身躯似乎隐匿着无穷的才智富矿。诗词典籍于她来讲,是亲密无间的伙伴,而针线女工也在她的指端绽放出独特的华彩。彼时之人,皆把她视作东汉的班昭,此乃何等的称扬哟!
谈及张玉娘的爱恋,那是一段可颂可叹的美谈,却又饱含凄楚。她与沈佺,自幼亲密无间,年少相伴。十五岁之际,他们立下了终生的盟誓,订婚之时,仿若整个天地都弥漫着甜蜜的韵味。怎奈,命运却于此刻显露出凶恶的模样。沈家逐步没落,这一变化恰似巨石砸进平静的水潭,激起千层浪涛。张父竟因此而反悔婚约,可张玉娘怎会是那屈从于俗尘之辈?她以毅然之态,立誓与沈佺终生相悦,永不分离。她献出自己的私蓄,那是她的全部所有,犹如捧着自己滚烫的心,助力沈佺踏上奔赴京城应试的征程。
沈佺未曾辜负张玉娘的深情厚意,高中榜眼的喜讯传来,本应是普天同庆,可命运再度冷酷地戏弄了这对苦命的爱侣。沈佺不幸罹患疾病,这一病,恰似狂风吹过娇弱的花朵,把所有的期望都击得粉碎。沈佺的逝去,令张玉娘的世界刹那间坍塌。她哀伤至极,那是一种深入魂魄的苦痛,仿佛精神被撕裂。她的生活自此被阴霾遮蔽,整日沉浸在无尽的忧愁当中。
在景炎二年的元宵之夜,张玉娘做了一场梦。梦中,沈佺驱马而来,恰似他们曾经无数回畅想的那般。可当梦醒时分,那如幻影般的美好瞬间消散,只余下更沉重的绝望。她的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风中的残烛,在黑暗的边缘飘摇不定。仅仅半月光景,她便绝食而亡,那是一种怎样的深情厚意,能让她舍弃生存
的期望,追随心爱之人而去。
张玉娘不单有令人感怀的爱情经历,她的才华更是似星辰般璀璨。她所创作的《兰雪集》两卷,宛如一座文学的宝藏,留存着 100 余首诗词,其中 16 首词,更是被赞为李清照《漱玉集》之后的首部词集。翻开《兰雪集》,仿若步入了张玉娘丰富的内心天地。她的作品体裁繁多,绝句、律诗、四言、六言等等,无所不有,而她尤其擅长古体文风。
在她的笔端,爱情是那般的凄婉动人。《山之高》里,“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每一句都如悲如诉,将她对沈佺的牵挂描绘得入木三分。《古别离》亦是如此,那字里行间的哀怨,恰似杜鹃啼血,令人不禁潸然泪下。而当我们翻阅她的爱国篇章,如《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