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吐鲁番市东约45公里处,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保存着大量古代的佛教石窟,被称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982年2月23日,这里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7月12日下午两点多,游览完高昌故城和阿斯塔那古墓群以后,我来到北面约10公里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讲解员的带领之下,参观了七座开放的洞窟,内部破坏严重,壁画所剩无几。但是,洞窟之中,为了保护文物,依然禁止拍照。因此,无法向大家展示内部的情况。
走进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顺着向下的楼梯,进入木头沟河谷。旁边的崖壁上,有坍塌的石窟,后方保存完好,还残存有一些壁画。这里始建于南北朝后期,经历唐、五代、宋、元等朝代,一直都是高昌城附近的佛教中心。公元13世纪末,伊斯兰教传入,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才逐渐开始衰落。
走到河谷边的平台上,向南望去,气势恢宏。在长约150多米的崖壁上,依次分布着38座保存较好的洞窟。在下方河湾靠近崖壁处,修建有洞窟、佛塔、房屋等主要建筑,以及独立墙体、护坡、支护墩、过道等附属建筑物。
1978年,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对洞窟进行维修。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对洞窟前遗址区进行清理,出土大量文书、泥塑、壁画残块等。目前,遗址区经过修复,还没有对外开放。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南北绵延约1000米,有编号的洞窟83座,有壁画的洞窟40多座。目前,现存壁画约1200平方米,以宋元时期回鹘风格为主,也有少量唐代以前的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天王、说法图、经变画、供养人像等。
这里的洞窟有礼拜窟、僧房窟、影窟(埋葬高僧)三种类型,包括中心柱式、长方形券顶式、方形穹隆带回廊等不同的建筑形式。其中,大型洞窟主要开凿修建于麴氏高昌(501—640)和高昌回鹘(9—12世纪)繁荣的时期。
20世纪初,这里遭到俄、德、英、日等国家的探险家盗劫,壁画被切割收藏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俄国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印度国立博物馆、韩国国立博物馆。
1.第15窟
2.第16、17窟
3.第18窟
4.第20窟
5.第22、23、24、25、26窟
6.第27、28窟
7.第31、32、33、34、35、36、37、38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