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可以用8个字诠释“企业无情,人才不忠”
人才不忠,或可说是事实,因为真的有人就是追逐股票而居的那种人,但企业经营也不得不愈来愈现实,因为:员工有没有价值?对企业有没有贡献?才是企业主心里的真实想法。
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并加速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上策。如何让自己成长真的很重要,时时刻刻想想自己是不是只有疲劳而没有功劳的人。
这年头,没有功劳,就只有疲劳。
多年前,一位建筑系毕业的朋友向我抱怨,他每天在事务所,画图画到深夜凌晨一两点,可是那位高知名度的建筑师,却经常怪他不懂放手给新人做。他很哀怨地说:『你知道吗?他对图有多挑剔,只有我自己画才能让他点头,那些刚毕业的新人什么都不会,给他们画,最后还不是要我改得半死,还不如自己来画,更快一点!』
我把他的心声转告那位建筑师,年过四十却依旧有着娃娃脸的建筑师说:『我不是不喜欢他画的图,而是他已经到事务所三年了,他一定要自我提升,不能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想想,如果一年后他还是只会照我的要求画图,那我只要找个学校刚毕业的,薪水也省,也不会有那么多抱怨。』
建筑师说到这里,很无辜地摇摇头:『我要他找助手,偏偏只要是他面试,比他有才气的休想被他录取,结果就像他自己说的那么惨。』
和卖时间的人相比,卖劳力的人内心往往有更深的惶恐。
一方面,他们很怕自己是一个没有贡献的人,所以,就会紧抓着原有的工作不放,甚至比一般人更卖力地投入。另一方面,他们很怕无法胜任更高难度的挑战,所以,他们常常告诉自己,或告诉别人,现在他手边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少了他,换了别人只会把事情搞砸。
面对卖劳力的人,老板不忍苛责,因为他真的很努力;面对卖劳力的人,老板也不能放弃,因为他内心真的很为公司着想;面对只会卖劳力的人,老板也会很苦恼:因为他没有太多的才能,可是又不能不每年给他加薪;他不懂管理别人,可是又不容易被人管;他找的人不会比他有能力、他面对的竞争者愈来愈年轻。
让你的人生增值,十三个值得参考的观点:
1.不要放弃学生时代所学!
大概很多人会说:“大学里学的东西,对现在的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如果因此就将从前所学抛诸脑后,是很可惜的。人不太可能一辈子都做同一个工作,持续花心力在学生时代所学的学科上,非但不是浪费,在转职时反而能增加选择的机会。
2.柔性思考,多角度阅读
现今职务有细分化的趋势,在高度专业化之下,大家都竭尽所能加强专业知识,却造成不少人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其他的事都不了解。
3.每星期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心理学家表示,换穿新款式的服装或改变房屋摆设,可以给人新的刺激,具有「自我启发」的功效。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下,年轻人也会加速僵化衰老。所以每个星期给自己一个新的冒险吧!买本新书、到从来没去过的地方逛逛,给自己新鲜的刺激与活力。
4.实际接触热门商品,思考其畅销的理由
现今的年轻人可说都是用手机喂养长大,鲜少关心社会脉动,因此也造成一进入职场就对社会变迁反应迟钝,迅速迈向老化一途。现代社会的变动速度惊人,若不跟上潮流,就只有被淘汰。对于畅销的商品,不一定要购买,但应该要感受思考,为什么它们会畅销。
5.放假时到热闹的地方去感觉时代的变动
公司并不是图书馆,只想在办公桌前了此余生,那真的就像在养老了,多出去走动走动吧。据统计,上班族休闲娱乐排行首位的是「玩手机」,占五成以上,剩下三成的人则选择「睡大头觉」。当然在辛苦工作一周后,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
但休闲生活的品质也应该兼顾。趁休假时到百货公司、听音乐会等活动,能够看到许多平常没有机会看到的各形各色人物,说不定会启发新的构想。
6.利用通勤时间做「定点观察」
对于广大的公车族、地铁族来说,通勤时间的运用也是一大学问。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发呆或打盹,要不然就是默默忍受拥挤之苦,到公司时已经筋疲力竭。
其实,花一点心思,也能在上班途中得到不少意外收获。尤其每天相同的通车路线,刚好可以做定点观察,一样的区域、固定时间的观察,很容易察觉到一个地方的改变。
7.在星期天阅读新闻头条
新闻头条中有相当多即时性的消息,是吸收情报的重要管道。但每天一点一点的阅读,只是「点」的层面,利用星期天翻阅当周的新闻,对一个议题可以连接起「线」的层面,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8.看报导不要只看财经新闻
对上班族而言,财经新闻当然是重点必读,但如果只阅读单一报道,视野难免会过于狭隘,因此多翻阅几份,对磨练自己对新闻的敏锐度绝对有帮助。而其他的版面,体育、艺文也应该浏览一番,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情报。
9.每周阅读一本书
养成阅读习惯,能帮助大家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提升资讯取舍的能力,在滚滚情报洪流中获得最有利的讯息。古典文学、世界名著、伟人传记、学生时代喜爱的读物,这些看来和工作不相干的书籍,能扩展视野,在人格养成及思考能力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10.多和不同领域的人接触
大体而言,我们和能谈论相同话题的朋友比较处得来。但事实上多接触不同领域人,听听各行各业的工作概况和甘苦,能给予头脑新鲜的刺激,活化思考,是培养情报搜集力的绝佳机会。刚开始工作的新鲜人,在增广见闻、开拓视野上是相当重要的。
11.至少学习一种外文
有不少上班族在学校毕业之后就和语言学习绝缘,尤其是在非国际性的公司工作,常常会疏于外文上的进修。以未来的趋势而言,有潜力的企业一定会朝向国际化发展,不趁年轻储备实力,等三、四十岁成为公司的中坚份子时才来学习,不但费力,也失去竞争力。
12. 每周给自己一段私人时间
上班认真是值得嘉奖,不过一味埋首于工作可是会出现危机!每天反复于相同的工作中,是否有停下来为这些日子的工作绩效、人际相处、家庭关系等等问题做检讨与规划呢?习惯忙碌可能会让你变得盲目,每周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做做心灵的沉淀。
13. 不要吝惜自我投资!
市面上有所谓《在三十岁前致富》的书籍,或《二十五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的报导,让一般年轻上班族也开始流行以金钱的累积作为工作的目标,对于进修或旅游增广见闻的投资就相对减少。年轻时代储存的应该是智慧、知识资产,“无形财“的累积才能创造人生最大的财富。
如果你不想做一个只会卖劳力的人,你一定要知道:只有新进的人能够仅靠劳力而获得肯定,只有基层的工作才不需要你用脑力。如果你想自我提升,别忘了这年头的新工作信条:“没有功劳,就只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