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於我乎,
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
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概览】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诗正是如此。一个人没落了,首先是生活水平的下降,然后其内心的落寞、落差,体会人生酸甜苦辣的滋味与百态。
2、开篇先是一声叹息,从饮食角度叹身份地位的变化。从前锦衣玉食,生活奢靡,今吃完无所剩,食不饱,细节体验痛切。
3、诗的主人无论是没落贵族,还是贤士遭弃,都不重要。独白中有抱怨、悲观、颓废的情绪,饱含着对现实的愤慨与不满。
4、其实物质上的贫乏与困顿不可怕,就怕精神上的断粮。虽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千万别跌足长叹,否则会被孔颜圣人耻笑,更会被阳明先生所痛骂的。
【注释】
1、於:叹词。2、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
3、渠渠:丰盛。《广雅》:“渠渠,盛也。”4、承:继承。
5、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6、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毛传:“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诗集传》:“四簋,礼食之盛也。
【译文】
唉我呀!
曾是大碗饭菜很丰裕,
如今每顿吃完没剩余。
唉呀呀!现在哪能比当初。
唉我呀!
曾是每顿饭菜四大碗,
如今每顿肚子填不满。
唉呀呀!现在哪能比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