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北舞渡的胡辣汤,我们在高德的引导下,去找樊哙墓。
从大路拐小路,省道县道乡道,拐来拐去我们就迷了方向。
樊哙墓位于马村乡郭村中部,几户人家的院落将樊哙墓围在中间。墓基有砖石圈起,一块文物保护标志牌和几通石碑高低错落屹立在墓前面。
左边,两通高大的石碑前后立着,横额“汉室元勋”四个大字,前碑却有一铁门锁着碑面,后碑石刻“汉樊将军武侯之墓”,明显是近年新立石碑。正犯愁不得一睹前碑真容,却见一人拿着钥匙过来开门,后面跟了两个四十左右的男人。原来附近的华店小学正举行“樊侯寺碑河南省象棋比赛”预选赛,这两人是外面来组织比赛的。
打开铁门,碑刻呈现面前,是明嘉靖年间知县县丞主薄等人为樊哙立的。碑面干净,没有丝毫拓碑的墨痕,上书“樊侯铭”,铭文“黆黆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兴汉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相传为班固所撰,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樊哙的一生,记述樊哙鸿门宴护主的功绩。
来开门的郭先生指着碑刻讲起了樊哙事迹:
“‘黆黆’二字,如今很少有用,度娘也说这两字出现在樊侯铭文里呢!”
问起樊侯墓,郭先生说墓因为处于村子里,所以没有被盗过。但有个传说是说墓里并无樊哙尸身,当年樊哙在此为舞阳侯时,墓址处是一眼井,樊哙从此路过,一只鞋子掉进了井里面,樊哙低头去看,帽子也掉了进去。后人据此说从头到脚都掉进去了,哪儿有剩着中间的道理。于是将井封在里面起墓建祠堂,是为樊侯墓及樊侯祠。
墓后面是几间房屋,里面彩塑樊哙及卫士雕像。塑像台下两个喷绘牌,分别是‘樊侯祠’的过往及‘樊氏起源及历代名人’。
离樊哙墓300米远的东南角,华店小学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樊侯祠碑河南省象棋比赛预选赛。这里曾是樊侯祠堂,据说曾经矗立过樊哙骑马的塑像,如今只剩下一棵主干枯萎的老槐树。看象棋的一位大哥说他小时候在这儿上学,曾经在树洞里钻着玩,后来发现树洞里有一根胳膊粗的红长虫,再不敢进树洞了。
“和这棵树调角,还有一棵槐树,也600年了,都是明朝那时候栽的。”说起村里的历史,大哥侃侃而谈,“当年这里是古樊村,后来战乱,姓樊的都跑去避乱了,明朝从山西洪洞县移过来几家姓郭的,这里就成了郭村了。这里风水好啊!你们临颍的县长还有副县长都是我们村的。”
问起象棋比赛的事,他们说也与樊哙有关。樊哙当年和刘邦一起起义,与项羽争夺天下,后来以鸿沟为界,是为楚河汉界。樊哙的后人无法像樊哙当年一样真刀真枪的争霸,就在棋盘上争斗,久而久之就相沿成俗,村里人只要农闲就会战几盘互相比赛,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了,如今已经是河南省象棋比赛的一部分了。
告别华店,回想沧桑古今,时光如水,逝者如斯,不由感怀脚下土地的厚重。
回程路途中经过阿岗寺遗址,停车去看,在岗寺村西头的麦田里,一条古河道遗址横穿南北,阿岗寺遗址就在河道的边上。
由于雪化过不久,麦苗上露珠点点,我趟过麦田,沿着遗址岗坡边缘行走。边壁的土层裸露出红色的黑色的古人类活动过的文化土层。
遗址的东边缘有一处院落,阵阵诵经声从院里飘出来。寻声走进去,三个老婆婆在北屋念着阿弥陀佛,而南屋一个盲人正坐着捣鼓些什么。
院子的主房西屋是铁皮房,里面几尊泥胎塑像没了头像,只剩下颈部的木柱头,身上的彩塑全部脱落成泥土本色,看不出敬的是哪位神佛。一位婆婆看我进来便跟进来,诉苦说神台上的塑像因为被人放火烧房毁坏了,如今好不容易的申请资金修了铁皮房,再筹集不够资金去为泥胎塑像了。
“如今的人都不真心敬佛,谋款很难,我都八十三了,还有几天日子呢?我让我儿子以后接着管这事,总要想法把塑像弄好的。”婆婆说。
告辞的时候,南屋的盲人走出来,带着道士帽。
“我是佛道双修,家在西平,在这儿有任务,半月后就走,平时?平时没人我会出去化斋啊!我有技艺!”面对我的疑问,他声如洪钟。
阿岗寺遗址出土有4800年前的陶器,如今保存在漯河市博物馆。如果深度挖掘,难保不会出土贾湖骨笛那样的珍宝级文物,毕竟这里与贾湖近在咫尺。
离开阿岗寺遗址,继续前行,下一站东不羹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