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读这本书,但是一直都被内心里的自己所打败,因为总是感觉像这样的书籍,太复杂,也太深奥,自己完全看不懂。而且,总是觉得这些离自己太遥远。
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把这本书读一下,挑战一下自己。为了不让自己心中的“恐惧“,把自己打的体无完肤,这本书我选择了泛读,也就是快速阅读。
进展还算是比较满意,大约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了一遍,从其中也吸取到了一些精华。
所以,打算再花一些时间,把这些知识展现出来,和大家分享,顺便也加深一下记忆。
那么到底什么是灰犀牛呢?
提起灰犀牛,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和它处于对立的“黑天鹅”。我们把这两个事件拿出来,做一个对比,更容易理解。
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事件就是指那些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分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事件是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
由此可见,被定义为黑天鹅事件,一定要满足三个特点:第一,这件事具有意外性,不确定性;第二,这件事发生以后,影响非常的大;第三,因为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意外性,但是人们进行会给他强加一些解释,让自己认为它是可预见和可控制的。
我们通过把“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进行了对比,相信你对这两个概念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在深入的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灰犀牛。作者把“灰犀牛事件”分成了5个阶段。
1,否认事实
人们会找各种的理由来否定警示者发出的信号的阶段。
2,得过且过
大过年危险边的越来越急迫的时候,人们会习惯性地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面,假装看不见,假装不重要,总是希望危机能在未来自行的消解。
3,诊断延误
当人们已经意识到危险要来临了,但是就是分析不清楚哪一类危机应该先解决,哪一类的危机应该后解决,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对策,反复斟酌,自我质疑,总是不肯快速的展开行动。
4,恐慌
当危机已经近在眼前,人们这个时候通常就是恐慌,一旦陷入恐慌,在强大的压力之下,我们的大脑就会高速的运转,记忆力也会随之提高,感觉变得敏锐,肾上腺激素增加,但是此时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可能做出好的决策,也可能做出最坏的决策。
5,匆忙应对
这个时候,事件已经发生了,我们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有些人要么选择匆忙应对,也有些人直接选择了自我崩溃。
既然,灰犀牛事件,这么可怕,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大家不要着急,在这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5条应对之策。
1,我们要承认危机的存在,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尽快的发现影响我们认知的因素。
2,要准确定义灰犀牛事件的性质。也就是确定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我们要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3,不要静立不动。啥意思?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哪怕是现在的解决方案不成熟,只要有可能,我们都要去想办法执行,因为只有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4,不要浪费危机。这个时候有些小伙伴可能要说了,危机这玩意儿,躲都来不及呢,还不要浪费,你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其实不然,因为任何事件都具有两面性,在危机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的机遇。
5,要站在顺风处,眼睛盯着远方,越早返现危机越好。当然,这一条我也觉得是句废话,但是那么厉害的牛人都这么所了,我也就只好放在这里了,因为这个境界实在太高了,我目前是无法参透。
总结
最后做一个小结吧,毕竟上面的内容都是人家作者的思想,咱自己也没有那水平。
但是既然都阅读完了,总觉得自己应该有点自己的想法吧,要不然多丢人,是吧?
其实,当浏览完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风险意识。我们很多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认知水平不足,总是把一些分险过于小视,或者是过于夸大,这样往往不能让我们正确的认识风险。
其次就是行动,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具体作者是哪位,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书名我记得《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们往往面对一些事情,总想找出最优方案,也就因为你的完美,导致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延后,最终不了了之。
好了,总之提高每一个人的风险意识是件好事,看到风险我们早早的行动,提前做一些准备,防患于未然,这样可以让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