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的父亲是鲧,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后来舜代尧行天子政,巡视天下的时候,发现鲧治水九年而无功,于是就把鲧杀了。仅仅是因为治水不利,就把人杀了,是不是有点过分?
这一切,要从尧说起。当时四岳向尧推荐鲧治水时,尧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说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也就是说鲧这个人经常违背尧的命令,不团结自己的族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鲧和他的部落是不老实的。但是四岳依然坚持道:“反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就让鲧试试吧。”于是尧就让鲧去治水了,可是当后来舜以鲧治水九年无功而把鲧杀的时候,“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也就是说天下人都觉得舜杀鲧杀的好,看来鲧平时没少得罪人,人缘不是一般的差。这时候,大概天下只有一个人是伤心的,那就是鲧的儿子,禹。
但是此时的禹除了伤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这时候的舜,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如日中天,禹想报仇简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但是历史总爱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虽然把鲧杀了,但是洪水还是得有人治啊,这时候尧也驾崩了,大权在握的舜召来四岳,进行了一番精彩而又充满权谋的对话
舜问:“这天下谁可以完成尧没完成的事业(治水),我就让他做官。”
这时候四岳出于某种心思(据说四岳内心不服舜领天下),便说:“鲧的大儿子禹,可以完成尧未完成的事业”
舜这时候就不大高兴了,心想我刚杀了他爹,现在又让我任用禹治水,啥意思嘛!对此,舜只说了两个字:“嗟,然!”虽然舜心里不高兴,但是心里想,“我既然可以杀你爹,当然也可以杀你!”此时的舜根本没把禹放在眼里,在他心中最大的敌人是和他处处作对的四岳。
然后舜告诉禹:“你去治水吧!”然后加上了意味深长的四个字“维是勉之”,什么意思?和我们现在说的“好自为之”差不多的意思。
这时候的禹内心是崩溃的,父亲的下场就摆在那,尸骨未寒,现在自己又被迫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是与父亲鲧的耿直死脑筋不同的是,禹的情商很高。他“拜稽首”,又“让于契、后稷、皋陶。”“拜稽首”,是跪拜的最高礼节,而且禹还推让了一下,说明此时的禹非常小心谨慎。
但是舜却说:“女其往视尔事矣。”意思就是,你去做你该做的事就行了!语气中已经有不耐烦的意思了,于是禹无奈就只能去治水了。
为了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禹在整个治水的过程中极其小心谨慎。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的三是虚数,意为多次。为什么?就是一点小辫子都不能被舜抓住!不然就会像父亲一样,死无葬身之地。在十三年的治水生涯里,禹走遍名山大川,不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他还和契、后稷、皋陶等人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禹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禹因长年在外治水,所以和普通群众走的特别近,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治水成功了!在他成功后,威望日隆,“声教讫于四海”。
这下舜可慌了,可是一切已经晚了。俗话说,能力越大,野心越大,更何况在实现野心的同时,还可以顺便干掉自己的杀父仇人。但是再动手之前,禹和皋陶、伯夷去朝见舜帝的时候,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皋陶先说:“信其道德,谋明辅和!”遵循道德,就可以实行谋略,团结臣下。
禹说:“说的是啊!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皋陶说:“从自身做起,修身,团结族人,别人就会尽力辅佐你。”
禹说:“对!”
皋陶又说,“想要成就德业,就要有能力安抚民众!”
禹说:“要是像你这么说的话,恐怕尧也是很难做到的”
皋陶说,:“不难啊,只要一个人能做到宽厚而威严,有才能而谨慎,善良而刚毅,正直而和气,果断而又务实,就可以了”。昭然若揭啊,这说的分明就是治水成功后的禹啊!
这时候舜冷笑着说:“禹,说说你的意见吧。”
于是禹就把自己的功劳说了一遍。皋陶也附和禹,称赞禹。
舜很生气,但还是没有撕破脸皮。
而在这之后,禹以舜的名义,征三苗,巡天下。
《史记》里说舜最后死于苍梧,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苍梧自然环境恶劣,几乎还是原始森林,而年迈的舜几乎不可能在苍梧顺利活下来。对此,禹对外的解释是,舜帝南巡去了……
而在《竹书纪年》里,更是直言禹把舜流放去了苍梧,并夺了他的位子。总之,作为禹的杀父仇人,舜的下场很悲惨。
史书上的记载很和谐,人心所向,舜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做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
然后禹在服丧三年后,把帝位传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阳城。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是去朝拜禹。
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当年舜夺尧的天下时,也是这么做的。
这也是上古最后一次“体面”的禅让,在下一次的权力交接中,禹的儿子启,大胆地撕下了“禅让”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