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带着一支由年轻官员组成的巡察队伍离开了京城,走了一天,他们就在邯郸城住了下来。在这支官员队伍中,王逋是最特殊的一个。蒋瑛在挑选这些官员的时候,所挑选的大部分都是在朝中没有多少根基的人,但王逋却是其中极少数与官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作为太子和宋王的表弟,该如何处置这件事却是令人头疼。在出发前,王展夫妇告诉王展,此事要妥善处置,既要保住太子,也不可让宋王无法交差。因此,他大晚上在驿站的院子里踱步。
这时,队伍里的另一名年轻官员也走到院子里散步。王逋看清来人,原来是刑部录事许荃。许荃曾是甲辰科的榜眼,但进入仕途后却是一直不顺。他是一身的书生气,不会来事,做了十年官,也只是一个七品的小官。王逋虽然刚刚入仕,但对他还是有所耳闻的。王逋立即对其施礼,许荃也立即回礼。王逋先是向许荃讨教了一些学问,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次的案子。王逋问:“许大人,此案该当如何?”许荃对曰:“只需秉公而断即可。”也许,这才是应该做的正事。
而此时,随王李源也要远赴河西了。此时,他已经老了,想趁着还能走路把自己曾经作战过的地方再走一遍。于是,他便决定出发了。现在宋王不在家,琳琅也想跟着去。昭文知道后,也缠着要去。于是,李源只好带着外孙女和侄孙女去了河西。
李源虽然老了,但还是要骑马前行。在马上,这位老将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自己出身于戴罪王爷之家,从小担惊受怕。后来,他入职禁军,在薛大将军的赏识下,一路从参将一直做到了将军。再后来,皇帝又将其提拔为右将军。可是,他真是打的仗只有那么几场,一场在河北,一场在河西,一场在河东。这三仗未必都是那么光彩,但也算有些成果。想到这里,他想纵马驰骋。可马一快,他就差点栽下来。因此,他不得不在太原停下来。看来,他真得老了。
在太原城内,李源躺在床上修养。琳琅对他说:“外公,您年纪大了,就别骑马了。”李源看到外孙女担忧的样子,便连连答应。昭文却在旁边打趣地说:“叔公戎马一生,是不想留下遗憾。要是不骑马,哪对得起名将的称号。”这话说到了李源的心里,但也只能摇摇头。
修养好了之后,李源便来到了大同。这里,是他一生的最后一战,也是在这里失去了第一个女婿。看到这太原城,琳琅心里也是感慨万千。这时,已赋闲的袁颉走了过来。于是,两位老人便一起去了大同。想当年,他们在陆宣的带领下与伊桑阿在大同交战,后又都进城议和。两人回忆起了当年的点点滴滴,做了这么多年的高官,只有赋闲后才有自己的日子。这么多年,大家都在当官,只想着皇上的意思,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无官一身轻,也许在祥和楼吃饭的两个老人才是真正的两人。
而这时,宋王已经带着那些年轻官员到了河西。面对河西的乱局,是剿还是抚,官员们吵成了一团。宋王只好先命令河西官员去处理此事,先镇压造反的乱民。过了几天,众官员都在查阅账册,可一连几天也没有翻出什么来。这一切该如何破局,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