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wf
关于以上标题的肯定句式是两千多年前的书儒孟子提出的,他是这样举例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他认为攻城的人可以选择有利天气而发动战争但还是攻下下来,所以天时不如利地,这明显是他喝酒后说的话!什么是有利的天气进攻?难道晴天利于攻伐?不利于坚守?雨天不利于坚守?利于攻伐?显然,在一场战役上两者的天时是一致的,那为什么攻不下呢?其实自古攻城皆如是,不以数倍至数十倍兵力是拿下下来的,既久攻下来,是日:人和不如地利哉。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怎么说的过去呢?别人弃城而逃,连城池都没用上,战争都未发动,你却比喻成地利不如人和,怒难苟同,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东汉末年,曹操亲统八十三万大军南下,欲统一南方,经铁索连环,人和地利,但因一场反常的东风吹散了注定的结局;后来诸葛亮与司马懿身为蜀,魏两国旗手对峙于祁山,诸葛亮终于用粮草诱敌深入,司马懿正疑惑间嘬了一口米,不好,是油,同时,诸葛亮火箭齐发要不是下了一场天雨,恐怕历史就此产生了平行宇宙:莫斯科保卫战,德国的卐旗差点就插上了圣彼得堡大厦,为什么没有呢?很大部分原因由于德军适应不了莫斯科恶劣的天气,所以,适应运用天时能反制敌,可日:地利不如天时。
最后我是否应该下结论: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不妥,不妥,那样就成了孟子第二,因为我说理的方法也是举例子,这样是不能轻易下定义的。后人完全可以举其他不同例子,对我的观点进行口诛笔伐而得出另一种不同的结论。而我又面子薄,难免会脸红,诶,也不知道此时孟夫子是否正红着脸呢?
由此深思古今许多文章与言论多为举例论证,如荀子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老子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看上去很有道理,不过只要我愿意完全可以举其他例子得出相左的结论。但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那些本就是特定生物的特性,而万事万物是千姿百态的,那些自认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人终将落入盲人摸象的陷阱。
韩信背水一战而奠楚汉基石,马谡屯军高处却兵败如山,同样的依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凡败军之将都忽略了这点:没有具体事物具体对待,这也是“名言”不适用甚至互悖的原因。
所以以后,生活中只要是举其他例子企图向你说明事理的人与摸着象腿说柱子,摸着象尾说是蛇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偷换了概念,既迷惑别人,也迷惑了自己. 说理只能从一般到特殊不能从特殊到一般的,也就是只能所有的都满足,这个才满足,而不能“这个”“那个”满足,所以的都应满足,当然,那些读书少(主要那时没有书)的先驱者和不会脸红的人是除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