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全哥,第一时间是觉得头晕。他开车让人头晕,不管你坐在前面还是后面,这是大家得出的结论。我一向后知后觉,后来才发现他开车的确喜欢摇方向盘,轻轻地往左一摇,随后又轻轻往右一摇,就算根本不需要变道,他也要这么做。坐在旁边看他这样开车,只能在心里叹气:能怎么办呢?车是他在开,我也不会,只能这样坐着了。也许等他退休了就好了,退休了我们就从这晕车中解脱出来了。
全哥没有几年就会退休了,他的样子比他的实际年龄小很多。他高瘦个子,并不像一般中年男人一样,挺着一个大肚子,体型很匀称。又很勤快,前几年我们还没有担架阿叔的时候,每次帮忙抬车床,搬病人,他都无一例外地上前帮忙。现在有了担架阿叔,才不用他们帮忙了。
他是本地村子的村民,有两个孩子,年龄比我的孩子还小。据说第一个老婆没有生孩子,第二个老婆新近才有了孩子。我们都感慨他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孩子还这么小,以后可怎么办。其实又是不用担心的,他们村里卖地分了钱,每年都有分红,就算不上班也是可以养活孩子的。
后来全哥并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了。有一次他出车,接了一个病人要转送上级医院,本来应该是直接从现场就送走的,结果他路过我们医院,把车直接停在急诊门口,叫另一个司机过来接班,原因是因为他要下班了。如果无缝衔接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接班的司机等了好一阵才过来,医生下车看到车停在我们自己医院,奇怪说:怎么回事?我们不是说好要转院的吗。
他完全没有跟医生商量,就擅自决定把病人拉回医院换班。这让我很难想象,是先回医院,还是直接转院,其实只有医生才能决定的,这样做明显不符合规矩。幸而那天那个病人不是什么危重病人,等一小会儿,也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当时我们的同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全哥拉起手刹人就走了,同事一会给接班司机打电话,一会给司机组长打电话,终于找到了人,事情结束后,又回来写事情经过。
后面并没有什么后续。这件事没有造成什么后果,而救护车司机这个工作,也不是谁都想做的。听说医院换院长后,他们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是工资奖金却不见涨,休息时间也变得少了。他们私下里有很多怨言,跟我们出车的时候,经常抱怨起来:组长不上夜班,他们倒班变得更多了;钱越来越少了,不知道怎么算的;上班时间越来越长,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一切让他们苦恼,有时他们会问我们发多少钱,然后发牢骚说如何的不公平。我们虽然是一起坐车出院前任务,但说起来到底是职业不同,没有可对比性。然而这话我也没法说,只能听着。我想起一个搞清洁的阿姨,有一次说:医院逢年过节给员工发一些慰问品,无非是些米油纸巾之类的,她说她不愿意去拿,又不是发给她的。说起来清洁阿姨是第三方的公司,又不属于医院员工,到了那种时候,她竟糊涂了,觉得理应发她一份才对。司机大哥那时说话的意思大抵也是:同是医院的员工,应该都发一样的工资才对,这样世界大同的愿望竟没有实现。
这些不只是全哥一人,而是他们所有人的问题,后来他们不再抱怨了,倒不是境况好起来了,而是他们习惯了,麻木了。觉得境况只能是这样了,甚至有可能更坏下去,没有办法去找其他的工作,就这么干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