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事前总喜欢把所有的可能结果都推理一遍,美其名曰风险评估,但结果往往是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执行起来效果也不好,因为内心已经认输了。
现在复盘一下,风险评估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顾虑成为阻力,就无法专注下来,按照《稀缺》里面讲的就是带宽不够了。
《稀缺》一书讲到了“专注红利”,意思是时间节点快到时,人们注意力会很集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让我一下子联想起了如何让自己专注做事上面来。
这里并不列举“专注红利”的例子,而是想分享一个如何进入专注状态的一个小方法。
人们常说做事要留一条后路,这话对也不对,我觉得要分情况。留后路无非是想有个回旋的余地,和别人打交道最应该如此,但如果自己要去达成某个目标的时候,还是不留后路的好。
不留后路意味着必须达成,如果做不到代价会很大。如果在别人面前夸下海口,不想被看不起,就必须放手一搏了。人一旦有压迫感,做起事来就会专注很多,反正我是屡试不爽。
其实这也得益于一位好朋友的帮助,他非常反感我做事先讲困难。他本人就属于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人,在圈子打拼也算小有成就,每次要做什么事,就会信心满满的对我说:“这次我要去开拓xx市场,我一定会拿下这块蛋糕”,“今天我要举办几百人的沙龙,效果一定会满赞的”,每次下来效果确实还不错,慢慢的我也开始这样尝试起来。
记得有次同事的某个项目验收出了点纰漏,导致用户不认可,最后限期一个月进行整改,难度非常大,以前从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同事有点泄气,精神快垮了,我作为主管,意识到事态很严重,上司也焦急的电话过来询问,有没有把握解决。
说实话,当上司询问时,脑子里一下子习惯性的涌现出各种困难,但我马上意识到这也许是一次化被动为主动的危机公关好机会,既然从没出现过,又必须得解决,不如干脆应了吧。于是我信心满满的答到‘’没问题,一定解决好‘’。当说出这句话之后,奇迹出现了,我脑子里竟然闪现出一些灵感,这应该就是压力之下的一种应激反应吧。
当我意识到必须完成这件事时,脑子马上调集精兵强将着手解决,思路也清晰起来。我首先把同事安抚好,后面还得依靠他干活;给用户做工作,先找到他们最好沟通的人阐明改进措施,通过他做客户负责人的工作;对验收的指标进行斟酌,在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对指标加以限定,检测边界更加明晰。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该项目涉险过关。如果当时想太多困难,推诿执行,不仅各方对我们印象很差,也很难能够专注的解决问题。
当然,夸下海口,目的是帮助自己树立决心和勇气,如果仅仅只是夸一夸,那就成了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了。但无论如何,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不妨也尝试一下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