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我曾去老家附近一个衣服代工厂打工一个月,当做体验生活,对“平均人”现象有一些感受。我感觉,“平均人”对于强调重复性体力劳动的企业有以下好处:
一,平衡整体节奏。一件衣服的生产有布料裁剪、缝制、熨烫、打扣子等等流水化环节,从整体流程而言,需要各环节速度相当,任何一个环节过快或过慢,都会给下一环节造成麻烦,甚至影响产品整体时效和质量。所以,“平均人”的平均生产效率很重要。
二,巩固现场管理。大部分工人只是熟悉某一环节的生产,当这部分工人效率突然提高以后,他们干完活会空出很多时间。这时候,他们要么选择闲聊闲逛,这会造成现场秩序松散,而且容易影响其他还在生产的环节。另一种可能,他们干完活去帮别人干,这时候工资结算更复杂,责任鉴定也麻烦。所以,“平均人”按时完成任务,对流水化作业的企业来说,节省管理成本。
三,平均工资收入,方便工资结算。都是体力劳动,体力支出和技能要求都差不多,某一环节生产效率更高收入更多,大家都会想要往收入高的环节挤,其他环节效率产量可能进一步降低。另外一方面,工资结算一般是按最终成品支付的。也就是说,前面环节积攒再多产量,也只能等到所有衣服成型才能拿到钱,积攒的产量只能先记账,这也是会计核算和内部库存管理的成本。尤其有些半成品材料还有时限性。“平均人”有利于平均收入,也有利于一次性结算所有人工资。
“平均人”的平均节奏对于需要部门协作的大公司而言,也很有意义。对于强调个体间协作的创业型公司来说,可能就是弊大于利了。在扁平化、项目组开展工作的新组织形态中,“平均人”逐渐失去意义。因为新组织形态,本身就是去拥抱不确定性,随时准备迭代优化的,并没有固定死板的流水化流程。
平均脸、标准人,不过是人为想象出来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多大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根本没有人真的符合“标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某个特点和“一般人”不同,千万不要焦虑,不一样就对了 —— 一般人都跟一般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不需要去适应什么“标准”的驾驶舱,驾驶舱需要适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