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2陆澄录026:学问修养的“出发点”、“根本动力”与“目的”
本节王阳明解释了“惟精”与“惟一”的关系,与009中“博文”与“约礼”的关系类似,但论证方式不同,使得两者立意颇为不一。
原文: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009中,王阳明强调“约礼”要在“博文”中体悟,也可以说“心性”要在“知行”中培养。并且任何“知行”与“功夫”都应当能培养心性,君子素其位。而心性是做功夫的“主意”,没有这个主意,功夫便是瞎做,便是表演。
在026中,王阳明用磨米来做例子,大米脱壳磨细口感更好,于是希望大米纯白,就如同期待心性纯白一样,是“惟一”。而惟精的功夫,就是具体的“舂簸筛拣”,如同日常的读书做事修行。
1 礼,理也。所谓“约礼”是“博文”的主意。更像是说心性是知行的理论出发点。而“白米”与“磨”的关系,则更像是说心性是知行的实际目的。
两种关系大概都可以称作“体用”的关系,一是本体,另一是应用。而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心性天理是根本,具体事物是应用,由上而下。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只能从实际应用入手,磨练获得心性天理,是由下而上。
两者的关系看似只是展开方式的不同,而本质相通。但也并不全然如此。由上至下,“体”在本体论上天然具有优越性,因此这是一种决定论的模型,“体”决定了“用”是否成功,是否有灵魂,是否只是装模作样的表演。因此它更像是“出发点”。具体来说,就是“正心诚意”,态度端正,方向不错,且有一些体悟,是保证一个良好出发点的具体体现。
而反过来,由下往上,这个“体”就不再是出发点。因为从实践入手,先天并不能观察到“体”的正确性,受到引导。王阳明举的例子中,使用“白米”为“惟一意”的表现,是将“心性”设定为目的。人们做具体的功夫,是为了心性的提升,与天理合一。这个过程中,强调的不是“正心诚意”这种“出发点”,而是一种“目的”。正心诚意地做事显然不是为了最终正心诚意。这里,“出发点”和“目的”看似是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方向不同,但实际上它们给人们呈现的学习图景截然不同。
当然,这两种形容都是王阳明想法的体现,因此虽然两种模式不相同,但并不妨碍王阳明口中的“心性”同时具有它们两者的内涵,修心即是“态度端正”,是出发点,也是“存天理”,是目的。只是其中的比例如何调配罢了。